1、暗度陈仓: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史记•高祖本纪》
2、烦使之而观其能。让人处理复杂的事务,以观察他们是否有能力。
3、不避汤火: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史记•货殖列传》
4、一个人能不能正确地分辨好话和奉承话,能否正确听好话,产生的结果迥然不同。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6、释义:泰山之大,在于包容细小的土石,江河之深,在于收拢所有的溪流。
7、范睢深以为然,次日便辞去秦相之位,不再插手秦国朝政。
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9、相关内容:《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
10、卑谄足恭: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史记•五宗世家》
1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2、彬彬有礼: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史记•太史公自序》
13、近使之而观其敬。让人就近办事,以观察他们是否恭敬。
14、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15、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16、宽广的胸怀并不是说做到圆滑,也不是说任何事情不计较,而是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以一颗美好的心包容世间万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7、就好比一张桌子,它能承受10斤重的份量,但非得给它放上50斤的重量,那这个桌子怎么样?
18、释义:轻飘的羽毛堆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一堆很轻的东西堆积多了也能把车轴压断;
19、韩信幼时贫苦,为了养活自己,便去河边钓鱼,但鱼儿稀少,韩信经常饿肚子,河边有一老妇人,每次都给韩信一些吃食,韩信就在老夫人的救济下度过了最贫困的时间,后来韩信封王,首件事便是回到家乡厚待老夫人,并且赠送千金予她。
20、所以,在做事情时,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擅长的部分做到最好,正所谓“一事精致,足以动人。”
1、北鄙之音: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史记•乐书》
2、解析: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的话因为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所以不美妙动听;美妙的言辞,内容往往不真实,不可信。
3、释义:坐了他人的马车,就要记住载人之恩,并要与他人共患难;穿了他人的衣服,就要谨记获衣之恩,并要分担他人的忧愁;吃了他人的饭菜,被人所养活,就要牢记救命之恩,同时还要为他人做事,甚至不惜为此付出性命。
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5、受到别人恩惠,就要用心去报答。
6、远使之而观其忠。让人去远方任职,以观察他们是否忠诚。
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8、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10、安堵如故: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11、百步穿杨: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史记•周本纪》
12、夏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13、兵挫地削: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4、这句话也是提醒我们,在你没有全面和充分了解时,不要轻易去评价别人。7
15、解析:此句可与上一句一起理解、感悟。《道德经》有云:“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止”乃是人生的大智慧。
16、释义:人的欲望宛如深渊,如果执意前进,那将会什么都得不到;现在拥有的不知道满足,那便会连原本的也会失去。
17、对于别人的称赞、表扬,一定要头脑清醒,切不可陶醉其中、妄自尊大、沾沾自喜,从而不能正确估价自己。
18、史记的影响:
19、人言可畏,强大的舆论能美化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20、解析:孟郊曾在《赠裴枢端公》中写道:“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1、解析:这句话出自韩信一文。
2、释义:做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在乎小的过错。
3、然后摘抄一些深刻的句子或篇章并做出相应备注。
4、文学体裁:纪传体通史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6、安堵如常: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7、案堵如故:诸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史记•高祖本纪》
8、孔子在《周易·系辞下》中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9、解析:鸿门宴上,众人欲助刘邦逃走时,刘邦顾虑到没有向项羽行辞别的礼,樊哙就对刘邦说了这句话。
10、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11、解析:大凡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学习和体悟的人,都会知道历代先贤们对于德的重视和强调。
12、范睢助秦蚕食东方六国,并提出著名的“远交近攻”战略,在长平之战又献离间计,使得白起大破四十万赵军。
1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4、对一个人的判断,舆论不一定可靠,要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判断。
15、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功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16、释义: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17、我们在入世的同时,绝不能放松自身品德的修炼,宁可德高而位卑,也不要德低而位尊。
18、释义:人言苦口良药,苦口的直言,就像良药;动听的言辞,就像疾病。
19、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20、兵家常说:做大事,不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要因眼前小利迷了双眼,乱了方向。一时的牺牲,一处的放弃,并不是全盘皆输,而是赢来最终成功的可能。
1、补敝起废: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史记•太史公自序》
2、要想成就大事,就要以大局为主,过分地苛求自己注意细枝末节,不能成就最终的大业。
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4、安于故俗,溺于旧闻: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史记•商君列传》
5、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6、大家都熟知“逆耳之言利于行”的道理。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批评,从不中听的话里汲取对工作、对自身修养有益的成分。
7、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8、释义:能做好一件事的人,不一定能把它讲得头头是道;能对一件事讲得十分透彻有理的人,不一定能做好这件事。
9、(史记·淮阴侯列传)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10、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
11、安枕而卧: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史记•黥英列传》
1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3、解析:众人的言论十分强大,足以混淆视听;毁谤发生多次,足以将一个人毁灭。
14、游士蔡泽于是用此言劝范睢退出朝堂,这样尚且还能当个富家翁,若是贪恋权位,恐怕大祸临头。
15、释义:开始时出一点差错,最后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16、欲成大事,须做事严谨,注重细节,总满足于“差不多”,最后就会“差很多”。
17、智者,会“止欲”,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愚者,被欲望操控,永远不知足,其最终的下场只会引发祸端。
18、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