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费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施工过程中为完成工程项目而发生的各种非实体性费用,这些费用通常不直接构成工程实体,但对于保障施工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措施费费率一般是多少呢?这并非一个固定值,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通常在工程总造价的5%到15% 之间波动,具体需根据工程类型、地区差异、施工难度等具体情况而定。
什么是措施费?
我们需要明确措施费的定义,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安全文明施工费:如临时设施、环境保护、安全防护等费用。
- 夜间施工增加费:因夜间施工所增加的照明、降效等费用。
- 二次搬运费:因施工场地狭小等特殊情况而发生的材料、设备二次搬运费用。
- 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如塔吊、施工电梯等大型设备的安装、拆卸和运输费用。
- 脚手架费:施工用各种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和维护费用。
- 施工排水降水费:为保障施工在干燥环境下进行而采取的排水降水措施费用。
- 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对已完工部分的保护措施费用。
- 其他措施费:如冬雨季施工增加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等。
措施费费率的一般范围
措施费费率并非全国统一,而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地区标准动态调整,措施费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在5%到15% 之间,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况下的费率参考:
- 普通住宅建筑:措施费费率通常在5%-8% 左右,这类工程施工相对标准化,措施项目较少。
- 公共建筑或工业厂房:由于结构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措施费费率可能达到8%-12%。
- 特殊工程(如地铁、桥梁、隧道):施工环境复杂、安全要求高,措施费费率可能高达12%-15% 甚至更高。
- 地区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因人工成本和环保要求较高,措施费费率可能略高于其他地区。
影响措施费费率的因素
措施费费率的确定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
- 工程类型和规模:大型、复杂工程措施项目多,费率较高。
- 施工环境和条件:场地狭小、地质条件差或气候恶劣的地区,措施费会增加。
- 工期要求:工期紧张时,需采取赶工措施,费率可能上升。
- 地区政策:不同地区的计价规范和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不同,会影响费率。
- 市场竞争: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可能通过调整措施费费率来提升竞争力,但需符合行业标准。
如何合理确定措施费费率?
确定措施费费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参考行业标准: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地方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信息价进行测算。
- 结合实际施工方案:措施费应与施工组织设计相匹配,避免虚高或漏项。
- 动态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如遇设计变更或环境变化,措施费应及时调整。
- 透明合规:措施费的列支应清晰透明,符合合同约定和行业规范。
措施费费率是建筑工程造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确定直接影响工程成本控制和施工质量,虽然一般范围在5%到15%之间,但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应加强沟通,确保措施费计取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共同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