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2、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表达求贤若渴之意。
3、出自《管子·形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5、最后两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7、意思: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8、乌鹊南飞中以乌鹊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9、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0、“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句话就是用比喻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意思是人生好比早上的露水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短歌行》是东汉末年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所作,诗歌一开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就感慨人生短暂,为了更形象的表现人生短暂就用了这比喻句。
1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表达了渴望贤者的意思。
12、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13、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14、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1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16、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慨。
1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义思念梦中情人,这里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18、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9、曹操的《短歌行》是非常有名的诗作,流传下来的名句很多。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0、“譬如朝露”比喻人生短暂,”明明如月”将贤才比作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二句,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1、而诗中多处引用《诗经》成句,主要表示作者对贤才的渴慕。
2、《短歌行二首》,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第一首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第二首诗借礼赞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坚守臣节的史事,申明自己只有扶佐汉室之志,决无代汉自立之心。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典故周公典故,比喻自己要虚心对待贤才
6、曹操《短歌行》诗中多处用了比兴手法。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短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喻理想可望而不可即,用暮色苍茫中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贤者的四处奔走。
7、“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意为: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8、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9、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0、诗歌开头便抒写自己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接着通过思念贤才,宴饮嘉宾的描写,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最后用周公吐脯的典故,抒发其延揽贤才以完成统一大业的宏大理想。
11、周公说他在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是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接纳人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12、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
1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14、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15、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
16、人生开口笑,百年都几回?
1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18、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19、当歌对酒莫沈吟,人生有限情无限。
20、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1、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2、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3、喜友至留宿白居易
4、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5、“忧”字出现三次,成为贯穿全诗的诗眼,也是曹操英雄气概的最好体现,“忧思”中,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饱经忧患、真诚恳切的老者形象,尽显明主风度
6、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7、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8、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9、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10、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以鹿鸣起兴,体现了殿堂上嘉宾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
11、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1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4、《短歌行》里的“海不厌深”,这句也作“水不厌深”,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15、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
17、”两句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地抒发了曹操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
18、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把人生比作短暂易逝的朝露。
19、曲江二首杜甫
20、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2、《短歌行二首》,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
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4、以“朝露”比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比喻才德高盛。以山、海比喻胸怀宽阔,招纳人才越多越好,语言质朴自然,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积极向上的情绪。
5、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6、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典故周公典故,比喻自己要虚心对待贤才。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7、曹操在《短歌行》里,借用周公旦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求贤若渴之心的两句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此诗的主题。
8、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9、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其中比喻用人要多多益善的句子是“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希望能得到更多的人才,所以他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