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演变,许多字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永加日”构成的“昶”(chǎng),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字不仅读音独特,意义也颇有深意,我们就来深入探讨“昶”字的读音、含义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昶”由“永”和“日”组成,读音为“chǎng”,第三声,它的结构属于会意字,即通过两个部件的结合表达新的含义。“永”本义为水流长,“日”代表太阳,合在一起最初表示“日长”或“白天时间长”,后引申为“舒畅、畅通”之意。
本义:日长、光明
“昶”最早见于《说文解字》,解释为“日长也”,形容白昼悠长、光明普照的景象,古人用此字描绘夏季昼长夜短的自然现象,如“昶暑”指漫长的夏日。
引申义:舒畅、通达
由于“永”有“长久”之意,“昶”逐渐衍生出“心情舒畅”“道路畅通”等抽象含义,心神昶然”形容豁达开朗的心态,“昶途”则指畅通无阻的道路。
人名与地名中的“昶”
历史上,“昶”常被用作人名,如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昶,现代也有家长取此字为孩子命名,寄托“光明顺遂”的期望,福建有“昶溪”等地名,可能与当地日照充足的地理特征相关。
书法中的“昶”
在楷书中,“昶”需平衡“永”的流动感与“日”的方正结构,体现刚柔并济的美学,行书则更强调笔势连贯,如赵孟頫所书“昶”字,飘逸中见稳重。
诗词中的意象
古诗中“昶”多与光明、自由相关联,如宋代诗人陆游《夏日杂咏》中“昶夜无云星斗稀”,以“昶夜”描绘夏夜悠长静谧的意境。
尽管“昶”含义丰富,但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原因有三:
“昶”字虽小众,却是汉字智慧的缩影——从自然现象到人文情怀,一字包罗万象,通过了解这类冷门字,我们不仅能提升语言素养,更能触摸中华文化的细腻肌理。
小互动:你还知道哪些“日”部组合的趣味汉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全文约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