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庄子发现,水的平、静、明,都是“止水”而非“动水”造成的,所以,水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就成为道家的修为标准。
2、意指心如止水,单纯、善良、懂事。《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对于我们这些凡人来说,心如止水,并不是说心中之水干涸了,而且怀一颗“心如止水”般的无忧无虑无为和逍遥的心,行于世间的“道”上。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5、那么人呢?庄子认为:人在道上,相忘于道,各自寻道,求道,得道,各自逍遥于“道”。庄子是说,人应该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独立的思维,独立行于“道”上,独自与天地交往,逍遥于天地之间。
6、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7、鱼游于江湖,逍遥于水,自由自在,甚至忘记了自己在水里;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空气,反而忘记了人生活的空间存在着空气,人其实是自由自在地享受着空气。
8、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释义】正人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带任务功利色彩,淡的像水一样,于是就成为真正的朋友,取得对方的信任。
10、《庄子·大宗师》“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是一句非常经典且流行的名句,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有时不妨放弃执著以全新的自我迎接世界。
1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1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太阳升起时就下地干活儿,太阳下山了就返家安息,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而心中的快意只有我自身能够领受。
14、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所以,断绝圣人摒弃智慧,大盗就能中止。
15、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16、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意思是:知道自己无法改变现实,却能够接受现实,并且安心承受,这才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17、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文学家,他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庄子学派。庄子的经典名言有很多,下面列举六个:
18、对于刑罚治国,“昔者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
19、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20、学习庄子“鉴于止水”的“道”之理,在喧嚣的世界里,守一份安宁,守一份淡泊,守一份清高,守一份本真,让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气质,我们的人生多一份自由和逍遥,多一份“道”。
1、【感悟】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2、夫至德之世,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3、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5、鱼儿逍遥于水,我们逍遥于生活。
6、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7、庄子又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
8、就像我们的日常生活,每天都发生着酸甜苦辣,我们忘了这些酸甜苦辣,全当作是日常生活,我们就享受和逍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
9、如何才能逍遥于水呢?庄子告诉我们,要相忘于水,相忘于江湖。
10、最后,像庄子告诉我们的那样,既内心相忘于我们追求的“道”,外在也摆脱现实世界中功名利禄的羁绊,让精神和心性遨翔于无限的天地之间,优游自得,无牵无碍,一任自然,从而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11、【译文】喜好当面阿谀奉承的人,也必然喜好背地诋毁别人。
12、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13、庄子名言警句:
1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译】: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解】“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
15、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16、所以,庄子提供给我们的逍遥是是忘却真实世界的逍遥,是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和灵魂的逍遥,也是放在天地云水大背景下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心性的大写意,大逍遥。
17、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18、形容孩子举止优雅、从容淡定,善解人意的一面。《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1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20、庄子反对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方法的核心--反对“以知治国”。
1、而“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就是道家的“天地之平”,“道德之至”。
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名声,是互相倾轧的原因;智慧,是互相争斗的工具。二者都像是凶器,不可以将它推行于世。
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4、【感悟】人总要长大,不管你愿不愿意,时间真的在一步步追着我们长大!
5、庄子的“止水”,是道家的水,体现了道家“安然”、“泰定”的心性。面对红尘中熙熙攘攘的喧嚣纷扰,道家人要保持一颗“安然”、“泰定”的心,不为所动,心如止水。而且,要经常在静静的止水面前反照自己,“鉴于止水”,以消除内心浮动的杂念。
6、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7、赏析庄子经典格言四十句
8、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臵之民。《刻意》一个人如果把自己迷失在物质世界中,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性情流失在世俗之中,这个人就是倒置之民,也就是说,这个人本末彻底颠倒了。
9、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现在你修饰己智以惊醒愚昧,修养自身以显示别人卑污,光明炫赫的样子就象举着日月行走一样。
1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意思是:君子之间的交情淡泊如水,没有任何功利色彩;小人之间的交往甜得像甜酒一样,这是因为利益的缘故。
11、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12、庄子在《庄子》一书里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13、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意思是:一只狗,不能因为它善叫,就认为它是好狗;一个人,不能因为他嘴上说得好,就认为他是好人。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不但要听他说什么,还要看到他做了什么,言行一致才是真正的好人。
14、庄子认为知是“争之器”,而且知往往会被大盗所利用,所谓“盗亦有道”便是如此。
15、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道是不能获取的,德是不能达到的。仁可以去做,义可以所唾弃,礼是相互欺骗的。
16、译:在道德昌盛的时代,人与鸟兽混杂而居,与万物聚集在一起,哪里会有君子和小人的分别呢?人们都不会用智巧,自然的本性也不会失去;人们都没有私欲,都很纯真朴实。人们都纯真朴实,也就能保持自然的本性了。
17、一、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18、庄子反对儒家的以仁义治国和法家的以刑罚治国。
19、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20、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1、大“鲲”游于大水而逍遥于大水;大“鹏”飞翔于天空而逍遥于天空。
2、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3、隐喻孩子美梦成真、有想法、有创意。《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4、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只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也。
5、所以,庄子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治国,任其自然,认为“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君主要“无容私”,“汝游心于淡,合气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6、这些名言体现了庄子思想中的浩然之气,强调超越凡俗的境界和对真理、自然的追求,展现了庄子的高尚品德和独特的人生态度。
7、北冥太大了,可容下几千里的大的一种叫“鲲”的鱼。鲲在北冥的大水里逍遥,常常“水击三千里”;但有一天它不知为何生气了,化作几千里大的大鸟“鹏”,迁徙飞去南冥,南冥是天池,似乎更大。
8、“道”是什么?庄子的“道”是逍遥之道,是自然之道。那么我们的“道”呢?它可以是我们行走于世界的道路道理,可以是我们立志高远的学问,可以是孜孜以求的精神超越。如果我们能够像庄子说的那样,忘了这些“道”,那我们就逍遥于“道”了。
9、来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也。意思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世间的一切事情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所以未来的世界是不可期待的,而已经过去的事情也无法再追回了。因此,把握当下,珍惜眼前的时光,才是明智的选择。
10、庄子借孔子的口说:“孔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11、形容孩子乐观、开朗、多才多艺的气质特点。《庄子》“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12、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13、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4、所以,我们经常行于“道”之中,学习于“道”,逍遥于“道”,故不必刻意去问“道”求“道”,我们忘了“道”的存在,是因为我们在“道”里面,就像孔子说的“道不可须臾离也。”道没有一刹那离开我们。
15、——提取“善若”连续的两字作为女孩名字,延伸其寓意内涵同时,还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希望她单纯、善良、品德高尚。其中“若”字虚词,以虚词组名,让其名字整体好听、易读,朗朗上口。
16、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17、鉴于止水是逍遥于水
1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19、【译文】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只不过一瞬间罢了。
2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至人不【译】: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解】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1、即便外界的动水冲击了静静的止水,止水也只是泛起波纹而不动,最终消融了外来的动水,归于寂静。
2、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4、庄子的逍遥不是被动地躲避社会的逍遥,小家子气的故作逍遥,而是主动地,自然而然地逍遥于天地万物之间。所以,庄子的逍遥是大情怀,大格局的大逍遥。
5、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译文】庄子说:“至人的用心犹如镜子,任物的来去而不加迎送,如实反映而无所隐藏,所以能够胜物而不被物所损伤。”
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7、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8、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普通大众以财利为重,廉洁之士以名誉为重,贤能之人以志向为崇尚对象,圣明之人以精神为珍贵之物。
9、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不能在流动的水面照见自己,而对着静止的水面就能够照见自己了。静止的水还能够止住其他流向它的水,静止的事物能使别的事物也静止下来。
10、三、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庄子.刻意》
11、——“希言”字面意思是少说话。在诗句中指统治者少施加政令、不扰民的意思。提取作为名字,延伸其寓意内涵同时,也表明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希望谨言慎行、聪明伶俐。
12、“忘”,体现的是一种生存和生活境界,不用刻意,自然而然地忘了“我的存在”,各各相忘,也就自然而然地忘了“你的存在”和“他的存在”。由自己而他人而群体,于万事万物之中,“自然”、“自由”、“逍遥”,各自逍遥,而后群体逍遥。
13、庄子的思想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无为的“止水”层面,而是要主动地逍遥于水。鱼儿要不受水的羁绊,自由地逍遥于水,人的精神心性要不受世俗的束缚,在世上逍遥自在地生活。
14、庄子的治国之道
15、对回不去的时光说再见,以后的日子请快乐一点。
16、这就是庄子给道家的内在思想:心不动则万物不动,则安然泰定,逍遥自在。
17、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立身处世,亦不妨从中借鉴。
18、【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清澈、纯洁,虽平淡但亲近;小人之间的交往像甜酒,虽亲密但极易因利益断交。
19、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20、取自于《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经典名句之中,意指朝菌不知道有月初月末,寒蝉不知道有春天和秋天。其中“知”意指知道;“春”意指春天。提取两字搭配作为女孩名字,独特中意指女孩子知书达理、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