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释义: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2、谦虚的人像吸满水的海绵,你不去挤海绵,看不到里面的水,当你需要的时候去挤一挤,海绵总会有水滴下来。
3、任凭:~他闹去。
4、释义: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5、许,使:不~他来。
6、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出处:《尚书·汤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8、郑重,恭敬:~启。~祝。
9、出处:《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廉介,这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10、【谦虚敬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同谦虚谨慎。
11、【谦尊而光】:尊者谦虚而显示其美德。
12、【尺寸可取】: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13、出处:语出《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14、释义:不骄傲,不急躁。
15、【损之又损】:形容极为谦虚。
16、成语名字:必恭必敬
17、出处:《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衣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18、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19、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20、释义: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1、深藏若虚: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2、释义:指以谦卑自守。
3、辞尊居卑: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4、出处:《敦煌曲·何满子四首》其四:“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
5、释义: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6、释义: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同“谦虚谨慎”。
7、【卑辞重币】: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8、释义:谦虚好学,时刻策励自己。
9、【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10、【黄公好谦】:指人过分谦虚。
11、释义: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12、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3、出处:《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14、【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15、公路或铁路下面通沟渠的管道:~洞。桥~。
16、不骄不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17、好问则裕[hàowènzéyù]
18、古同“攘”,侵夺。
19、隐、让、慎、涵、谨。
20、出处:《尚书·说命下》:“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
1、洗耳恭听[xǐěrgōngtīng]
2、释义: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3、谦虚谨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4、不矜不伐[bùjīnbùfá]
5、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6、出处:《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
7、慎重,小心:~慎。~严。~防。勤~。~小慎微。
8、功薄蝉翼[gōngbóchányì]
9、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10、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1、出处: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遇人浑浑,不见圭角。”
12、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13、指有条件,有机会担任领导职务而不担任,或已经担任领导职务却辞退的在某一学科有一定影响的学者。
14、释义: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15、释义: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16、出处:汉·蔡邕《让高阳乡侯章》:“臣事轻葭莩,功薄蝉翼。”
17、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18、出处:《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19、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20、出处:《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1、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伪善的态度和谄媚的丑态
2、旧指隐居的人。
3、释义: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4、谦虚的人像路灯,默默的发光照亮别人,却从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和能耐。
5、【谦躬下士】:犹言谦恭下士。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士人。
6、释义: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7、释义: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8、释义: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9、释义: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阅历不尽。亦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
10、成语发音:bìgōngbìjìng
11、【盛名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12、移樽就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13、谦虚的人向字典,满肚子的学问,可从不到处炫耀,需要知识的时候从不让人失望。
14、出处:《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5、释义:看不起别人,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16、借指因对某事物不关心或因厌倦表示沉默而不出头露面者。
17、成语解释:必:一定;十分;恭:有礼貌;敬:尊敬;有礼貌地对待。形容态度神情十分恭敬谦逊;也作“毕恭毕敬”。
18、被:~雨淋了。
19、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20、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1、释义: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2、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4回:“名九公道:也罢,我们移樽就教罢。”
3、出处:《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4、功成不居[gōngchéngbùjū]
5、责备,谴责:“二世使人~章邯”。
6、闪避:~开。当仁不~。
7、出处: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八:“既登宥密,颇骄傲自满。”
8、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9、【谦逊下士】:下:礼让。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10、释义: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11、释义:虚:无。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象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12、【谦光自抑】:谦光:谦虚退让的风度。比喻德高望重的人能够谦虚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