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是什么病?
炭疽病(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牛羊等草食动物,人类通过接触病畜或其制品被感染,其名称源于古希腊语“ἄνθραξ”(意为“煤炭”),因患者皮肤病灶呈现黑色焦痂而得名,炭疽病以发病急、致死率高著称,被列为生物恐怖主义潜在威胁之一。
病原体与传播途径
炭疽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能形成芽孢的细菌,芽孢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耐高温、干燥和消毒剂,是自然界中最顽强的微生物之一,人类感染主要通过三种途径:
注射吸毒者可能因污染毒品感染罕见的“注射性炭疽”。
症状与临床特点
炭疽杆菌产生的毒素(保护性抗原、水肿因子和致死因子)是致病关键,可导致多器官衰竭。
诊断与治疗
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如接触牲畜或可疑包裹)和实验室检测:
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可显著降低皮肤炭疽死亡率(从20%降至1%),但吸入性炭疽预后极差。
预防与公共卫生意义
人类疫苗(如BioThrax)适用于高危人群,但需接种5剂次,世界卫生组织将炭疽列为需优先监测的病原体之一。
炭疽病是自然疫源性与人为威胁交织的典型疾病,尽管人类病例罕见,但其高致死率和芽孢的持久性使其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提高认知、完善监测和强化应急响应,是防控这一“沉默杀手”的核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