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诗上半首叙事,略微见景,稍带述情,落笔空灵;下半首以情带景,以空灵之笔来写内在的情感。全诗简淡自然、空灵无迹,颇有随笔的味道,而在随意挥写间,不但勾画了江山风景,而且抒发了倾慕高僧慧远、向往隐居胜地的隐逸情怀。
2、孟浩然十大经典名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出自《与诸子登岘山》。美好的江山上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而今我们这辈人又来登攀亲临。诗句写代谢古今的不断变化,饱含感时伤怀的沧桑之感,又表现出作者“与诸子”登临古迹、凭吊先贤,要演绎当今世事的进取心情。
4、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5、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6、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7、【原文】晚泊浔阳望庐山1挂席几千里2,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3,始见香炉峰。
8、日暮闻钟,带给人忧郁感和神秘感。而“空”字,表明高僧已逝,钟声空闻,从而传达出诗人的怀念、惆怅等复杂的感情。
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12、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1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4、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
15、《宿建德江》
1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7、精舍,僧人所居。【白话译文】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
18、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19、郭:外城。远公传:梁代释慧皎《高僧传》有东晋东林寺慧远法师的传记。
20、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1、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3、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7、孟浩然名言:
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9、出自《宿建德江》。原野空旷,远处的天际好像比树还低;江水清澈,月亮的倒影似乎就在船上人的旁边。诗句写作者羁旅夜泊时所见秋景。
10、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唐代诗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12、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1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4、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5、出自《过故人庄》。等到重阳节再来的时候,还来您这儿和您共尝菊花酒!
16、八、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7、出自《与诸子登岘山》。代谢:新代替旧的更迭变化。人间世事总是不停地代谢更新,时光就在这样的来往中成为古与今。
18、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9、接着,“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只以“始见”二字轻轻点染,就描摹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神态。这四句如行云流水,一气直下,以空灵之笔叙事;感情却从“都未逢”、“始见”等平淡字眼含蓄地透露。
20、六、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孟浩然在25岁后就开始云游各地,干谒公卿,以求进身入仕。当时张九龄身居相位,孟浩然正游洞庭湖,欲携诗前往干谒,于是写下了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以献。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3、揖:作揖,表示尊敬。清芬:指花香,这里喻指孟浩然具有的高尚品格。你的品格如高山一般让人岂止仰慕而已,我只能以这首诗来表达对你高尚品格的敬仰
4、七、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5、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6、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7、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8、《过故人庄》
9、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10、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11、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12、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的千古名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赏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由此运用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
13、十、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14、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5、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16、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17、后四句字面上没有出现“望”字,但诗人遐想高僧和聆听暮钟,却透露出了“望”意。其实所谓“韵”和“神韵”,就是指诗人用平淡自然的语言和高度传神的笔法写景抒情罢了。
1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19、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20、尘外踪:谢灵运《田南村园激流植授》:“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东林精舍:即东林寺,在庐山峪岭以北。
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2、《送朱大入秦》
3、他想起了曾经在香炉峰麓建造“东林精舍”,带领徒众“同修净业”的高僧慧远。他读过慧远的传记,深深地倾慕与怀念这位高僧弃绝尘俗的幽踪。
4、把诗人惆怅、怀念的感情抒写得更为深远。山寺都是朝暮鸣钟,“日暮”是“闻钟”的时间,“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
5、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6、尝读远公传4,永怀尘外踪5。东林精舍近6,日暮空闻钟。
7、九、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8、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
9、出自《临洞庭上张丞相》。云泽和梦泽上方蒸腾着水汽,波谈汹涌好像将岳阳城都撼动了。
10、上半首是从眼中所见直写“望”庐山之意,下半首则是从意中所想透出“望”字神情。面对着香炉峰上烟云缭绕,诗人的思绪也随之飘忽。
11、由于笔墨疏淡,景物在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之间,却蕴藏着丰富悠远的情思,余味无穷。王士祯等人推崇这首诗有“神韵”,足当“逸品”,“一片空灵”,主要是欣赏孟浩然诗的“清空”、“古淡”的韵致。
1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1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14、出自《过故人庄》。翠绿的树木,将整个村庄环抱着,城外的青山让春装显得不再孤单。
15、【赏析】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轻舟,掠过千里烟波江上的无数青山。
16、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17、出自《过故人庄》。轩:窗户。打开窗户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子,一边喝着酒一边谈说农事和收成。
18、在孟浩然这里,山水诗中的形象,已不再是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简单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了表现手法,将山水形象的刻划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气质的展现合而为一,因而使其山水诗中形象的刻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山水诗中的形象提升为艺术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亦即‘意象’。可以说在孟浩然之前,还没有哪位诗人在山水诗中如此深深地打上作者本人性情气质的个性印记。
19、诗的起势高远。而且“名山都未逢”,又将诗人对于名山的热烈向往之情充分地抒写出来了。
2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夜归鹿门山歌》
2、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3、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4、此刻,东林精舍就在眼前,而远公早作了古人,诗人因此而感到惆怅和感伤。诗的末尾,写夕照中从东林寺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
5、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6、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7、三、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8、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9、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10、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1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12、五、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3、【注释】得阳:江州治所,今江西省九江市。挂席:张帆。
14、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5、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16、有多个,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进来的地方。”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任何事物,都有其不完美的地方,但这也是使它更加完美的地方,因为在那些裂缝里,光线可以流入,让事物更加明亮、美好。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孟浩然哲学的思想,即追求内在美的境界,一方面也代表了他对世界的直观感受,表达了他自己充满生命力、毅力和自我超越的精神。
17、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18、孟浩然的代表作
19、一、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20、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企图超脱尘世的思想;在艺术上,诗人以简淡的文字传出景物和人物的风神,表现丰富的情意,给人以言简意赅、语淡味醇、意境清远、韵致流溢的感受。纵观全诗,气势不凡,色彩清幽素淡,神韵自然贯通,诗人用“晚泊浔阳”的所见、所闻、所思,表露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