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去不还】还:回来。一去就不再回来了。比喻事情已成为过去,再不能重现。
2、一不的成语有哪些:
3、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4、一觞一咏、一生一代
5、【出处】: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6、【一丝不走】丝:蚕丝,引申为微小。一点也不走样。形容十分精确,与原样完全相合。
7、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8、一步一趋一草一木
9、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10、【一钱不值】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11、【一蹶不兴】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12、【一筹不画】筹:筹划、计谋。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13、【一文不名】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14、【一字不差】一个字也没有更改,与原文雷同。
15、解释: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16、一长一短、一倡一和
17、【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18、解释: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19、出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八章:“玉厚还是一声不吭。他已经懒得再说他女婿的长长短短,他心里只是为他的女儿和两个外孙难受。”
20、【一病不起】得病后就再也起不了床。比喻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1、【一脚不移】借喻坚定不移。
2、成语解释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永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
3、一琴一鹤、一丘一壑
4、不明不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说话含糊不清等。
5、【一毫不取】一毫:一根毫毛,比喻极其微小的东西。连一根毫毛那样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也不拿人家的。形容为人廉洁,不占他人或公家的便宜。
6、解释: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
7、一缘一会一张一弛
8、一生一世、一式一样
9、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10、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11、一饮一啄、一迎一和
12、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守旧
13、【一丝不紊】一点儿也不乱。形容极有条理。
14、八、一卧不起[yīwòbùqǐ]
15、【一字不苟】苟:马虎,随便。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16、一口一声、一夔一契
17、【一成不变】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18、译文:一旦刑罚加到身上,就不可能再改变了。所以一个君子在裁定刑罚之前,必定会竭尽心力来审理案件。
19、【一暝不视】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
20、【一瞑不视】瞑:闭眼。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也指逃避现实。也可形容不怕牺牲。
1、应该较多,如一成不变、一言不发、一动不动、一毛不拔、一丝不挂等等。一言不发是,汉语成语,拼音:yīyánbùfā,意思是一句话也不说。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例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黛玉﹞自悔莽撞,剪了香袋,低着头一言不发。”
2、一颦一笑:颦:皱眉。指忧和喜的表情。出自:《韩非子·内储说左上》:“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
3、【一尘不倒】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4、一成一旅、一弛一张
5、出自:唐·释道世《法苑珠林》:“乃至一尘不著佛身。”
6、【成语】:一动不动。
7、【一筹不吐】筹:筹划、计谋。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8、解释:一模一样:样子完全相同。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头一看,却见他黄着脸、秃着头,就和前日梦里揪他的师姑一模一样,不觉就懊恼起来。”
9、【一言不合】一句话说得不投合。
10、【一虎不河】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比喻不顾一切。
11、【一声不响】指不发出一点声音。
12、一年一度一喷一醒
13、【一去不返】返:回来。一去就不再回来了。比喻事情已成为过去,再不能重现。
14、【一隙不通】隙:空隙,孔。一孔不通。比喻一点都不懂。
15、【一钱不直】指毫无价值
16、【一钱不名】指身无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
17、【一介不苟】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同“一介不取”。
18、一来一往、一鳞一爪
19、成语解释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20、【一卧不起】指一生病就没有好转。
1、一嚬一笑、一颦一笑
2、【一丝不挂】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后指人裸体。
3、【出处】:王朔《浮出海面》:“我继续一动不动地凝视他们,这对可怜的情人实在无法保持冷静,松开嘴,忿忿地起身走了。”
4、【一蹶不振】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5、形容不清白、不正派或含糊不清。
6、【一毫不拔】一根毫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7、【一谷不登】指歉收。同“一谷不升”。
8、成语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9、【一成不易】一经形成,不再改变。同“一成不变”。
10、一龙一蛇、一龙一猪
11、【一毫不苟】指十分认真,一丝不苟。
12、【一缕不挂】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后指人赤身裸体。
13、出自:茅盾《子夜》六:虽然他是一窍不通的浑虫,可是双桥镇上并无“镇长”之流的官儿。
14、【一笔不苟】不苟:不苟且。连一笔都不马虎。
15、一言一行、一吟一咏
16、【一言不再】话出口以后,不再反悔。形容言而有信。
17、一箪一瓢一旦一夕
18、【一斥不复】斥:贬斥。一遭贬斥,终身不再为官。
19、【一毫不差】指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异。
20、解释: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1、一片一片,一天一天,不离不弃
2、【一跌不振】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3、【一尘不到】形容清净纯洁。
4、【解释】:指静止不动或懒得活动。
5、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6、出自:明·毕魏《三报恩·骂佞》:“最可悲年少科名,弄得一文不值。”
7、一次一次一闪一闪一片一片
8、【一孔不达】指一窍不通。
9、一吹一唱、一搭一档
10、【出处】:明·宋濂《贞白堂记》:“堂下种梅花数树,当霜雪严沍之际,众芳摇落,而是花独翘然,散而为春妍冰玉,其葩一尘不缁。”
11、【一谷不升】指歉收。
12、成语解释 同“一成不变”。
13、【一尘不涉】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14、【一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15、成语出处 《明史·历志一》:“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惟合古今人之心思,踵事增修,庶几符合。故不能为一成不易之法也。”
16、解释:原指刑法一经制定,不可改变。后用以指固定不变。成:形成。
17、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王制》:“一成而不可变。”
18、【一字不识】一个字也不认识。
19、【一毫不染】指一尘不染。
20、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