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七、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译文】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6、——《论语·为政》
7、过去的事,已经无法挽回,就不要再抱怨和后悔,白白浪费时间了;设法处理好正在到来的事情,防患于未然,才是最要紧的事。
8、三、以约失之者鲜矣。
9、孔子说他曾经废寝忘食地去冥思苦想,以期得到什么彻悟或顿悟,结果一无所获。因此,孔子得出结论:与其空想,不如老老实实地去学习。
10、“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11、富贵虽然是人人都喜欢的,但必须是通过正当手段获得的,如果是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得来的,那这种富贵对于我们来说,就跟浮云一般,没有任何意义了。
12、《论语-颜渊》
1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1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5、在路边听到一些闲言碎语,不加考证,就到处传播,这是无德的表现。现在上网方便了,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流言蜚语更多了,就更需要我们小心谨慎,在没有辨别真伪之前,不要四处宣扬。
16、教育中的人文不一定是要像政治课那样说教的,于“文”中渗透,方是正法。
17、这些句子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教师节,但表达了孔子对于教育和师生关系的看法,也表达了对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赞赏和鼓励。
18、——《论语·卫灵公》
19、子欲养而亲不待。
20、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4、《论语·子罕》
5、《论语·子张》
6、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7、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
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9、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10、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1、评:你可以搞定我的老板,但你没法收买我,因为我的志向坚定。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4、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15、很多人对外面的人很温和,总是表现出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但一回到家就变脸了,对家人态度很恶劣,甚至家暴,这种人很虚伪。要想真正取得外人的信赖,首先要对身边的人好,能让她们开心幸福了,别人才会来找你。
16、评:智慧的人不迷茫,仁义的人不忧虑,勇敢的人不畏惧。如果你迷茫、忧虑、畏惧,那么你应该是不够智慧、仁义、勇敢吧。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9、——《论语·公冶长》
20、君子周急不继富。
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论语·子张》
3、——《论语·雍也》
4、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六、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6、教师节虽然是一个重要的纪念日,但孔子的《论语》中并没有专门关于教师节的经典句子。然而,《论语》中有一些关于教育和师生关系的经典句子可以用来表达对教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以下是其中几句: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评:你智商境界高的人,可以说高智慧的内容,和智商境界不高的人,就不要说阳春白雪了。
9、评:经历了严寒的冬天,你才会知道松柏的挺拔坚韧。大大的实话,只有拼过,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天花板有多高。也可以理解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2、——《论语·述而》
1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4、告诫其弟子,首先要充实自己,要有真才实学,才能谈得上遇到伯乐。
15、——《论语·学而》
16、——《论语·阳货》
17、要想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往往越是急于求成,就越难取得成功。要想成就大事,就要把眼光放大、放远,不能贪图小利。
18、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19、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0、做人应该心胸广大,能够宽恕他人,能够换位思考,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才厚道。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道德精神的培育,工作能力的锻炼,知识内蕴的充实,学术精神的涵泳,都必须依靠一种锲而不舍的自持力。
3、在这里,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子曰:“不有祝跎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6、遇到问题,君子会反省自己,积极改正过错,往往最终会获得人们的称赞。而小人则会推卸责任,找出各种客观原因,这样既不能解决问题,又有损自己的人品,所以古人常说:“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8、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9、如果一个人很自律,在生活中能够很好地约束自己,谨言慎行,小心低调,那他犯过错的几率就很小了。
1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3、《论语·学而》
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5、——《论语·泰伯》
16、——《论语·子罕》
17、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18、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译文】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20、一、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评:正规翻译: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利嘴口才,没有宋朝那样的美丽容色,在今天这个社会里,恐怕是很难避免灾祸的了。简单一点就是:如果人丑又嘴笨,在社会上是很难混下去的!
2、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孔子眼中的“学”内涵是很丰富的。看来并不是单指“作文”,首要的其实是“做人”,有了“做人”的基础,“作文”情真意切自是不难。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6、二、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9、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的坦诚相待。正因为孔子对他的学生有着无限热爱之情,才使得他在教学过程中不知疲倦,真诚无私,因而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10、八、近者悦,远者来。
11、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的时刻就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
12、儒家藏有经典,《论语》中有很多经典句子。
13、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4、要想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的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了教师魅力的引领,学生的学习自然会“欲罢不能”,何患不“自主”?
15、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6、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译文】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7、巧言令色,鲜矣仁!
18、评:孔子说:“后人可畏,你不知道晚辈就一定现在春风得意的这一波人?但如果四、五十岁了,还是默默无闻,就不足为虑了”。年长而不学无术的人,请不用“我是潜力股”来麻痹自己了。
19、九、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0、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