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线-

首页 > 好句 / 正文

龃龉这个词,看起来笔画复杂,读起来也有些拗口(拼音,jǔyǔ但它却是中文里一个非常生动的词汇,用来形容人际关系或事物配合中的不协调。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个词的含义、用法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龃龉是什么意思

2025-08-05 20:36:28 好句

从牙齿到矛盾

“龃龉”最初的字义与牙齿有关。《说文解字》中,“龃”指牙齿不齐,“龉”指上下齿对不上,合起来形容牙齿咬合不正,后来,这个词被引申为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意见不合、关系不融洽,或者事物之间的配合出现问题。

  • 人际关系:“他们因观点不同而屡生龃龉。”
  • 机械运作:“齿轮啮合不良,运行时发出龃龉之声。”

现代用法:矛盾与摩擦

在现代汉语中,“龃龉”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强调一种隐性的、持续性的矛盾状态,而非激烈的冲突。

  1. 职场场景:“部门间的龃龉导致项目进度滞后。”
  2. 国际关系:“两国在贸易协议上存在龃龉。”

与“争吵”“争执”相比,“龃龉”更侧重描述一种“不顺畅”的状态,矛盾可能尚未爆发,但已暗流涌动。

文化视角:东方哲学中的“和谐”对立面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以和为贵”,而“龃龉”恰恰是“和”的反面,它暗示了一种需要调和的失衡状态。

  • 古代官场中,同僚间的龃龉常通过第三方调解;
  • 家庭关系中,“龃龉”可能通过长辈的斡旋化解。

这种对“不和谐”的细腻描述,反映了中文对人际关系的深刻观察。

常见误用与辨析

  1. 误以为程度严重:龃龉≠决裂,它只是“小摩擦”。

    错误例句:“他们的龃龉最终导致公司倒闭。”(应改用“激烈冲突”)

  2. 混淆近义词
    • “龃龉”:隐性矛盾,持续存在;
    • “抵牾”:直接对立,多用于观点;
    • “扞格”:强调根本性不兼容(如文化差异)。

如何避免“龃龉”?

  1. 沟通透明化:许多龃龉源于信息不对等;
  2. 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立场;
  3. 第三方协调:如古代“中人”角色,现代可借助调解机制。

“龃龉”虽是一个小众词汇,却精准捕捉了人际关系中微妙的紧张感,它提醒我们:矛盾未必需要针锋相对,化解龃龉,往往需要的是智慧与耐心。

下次当你感到与他人“不合拍”时,不妨想想这个词——或许能更冷静地看待问题。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