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人遇到生死,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2、解脱生死,善因恶果轮回的奥秘!
3、看破红尘却入红尘,看破生死却即生即逝,入情入爱却穿心断肠甜入迷,入戏戏入情入爱,情否爱都解否,执欲缘逝入尘。
4、度生死苦恼,得自在解脱!
5、生命看破了,不过是生死。
6、佛教不害怕死亡,认为死亡只是一个轮回,认可因果的观点。
7、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终结。
8、看淡得失人无忧,看破生死自从容。
9、看破生死,入了轮回才无惧轮回,累世寻觅,哪怕只这一世并肩无悔。
10、正如《心地观经》所说:"有情轮回六道生,犹如车轮无始终。"至于人死后究竟入哪一道,要看他今世修行、积德如何。前世决定今世,今世决定来世,三世因果环环相连。
11、看破了生死,也就超越了生死,能够超越生死,剩下的岁月都是余生。
12、看破生死,笑看风云。
13、无常是人生的实相,人有生老病死,这就是无常的显现。
14、生命的最高境界,是哭着降生,笑着遁世。
15、如有来生,我愿为树,一叶之灵,窥尽全秋。
16、生死之外,皆是擦伤。
17、看到生命的时候,也要看到死亡,生死同一才能获得解脱。
18、看淡生死,却更要好好活着。
19、一茶悟尽人生苦短,一酒看破生死。
20、再来说说《心经》,《心经》虽然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但却没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心经》的意涵。《心经》的主旨在阐述一切有情的真心如来藏,包括蕴处界以及诸法等。《心经》认为真心如来藏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难道宇宙还没形成以前,真心如来藏就遍布所有空间吗?这实在很荒唐,跟事实真相完全相违背。
1、生死本无常,人应多思量。
2、夏蝉冬雪,不过一瞥,生死轮回道上,有多少人因一个有缘无份而悔恨千古,生死命由天。
3、天道,人道,鬼道,何处归途,难以看破的生死不过是由你选择的一扇门。
4、我们为死而生,却又为生而死。
5、别着急,命运自会安排好一切,大千世界,世事生死难以预。
6、人有时候就算看淡了生死,但还是难以割舍感情。
7、生命无价,会用才有价值,不会用则是白白浪费。
8、没有经历过生死,怎知生命可贵。
9、看破生死,绝恋红尘。
10、现在的佛教早已不是原始佛教,被婆罗门教全面取代,婆罗门教远比佛教历史悠久,在中国先秦时期,就有婆罗门僧进入中国,到了汉唐时期,大量婆罗门僧涌入中国。《楞严经》就是婆罗门高僧在中国唐朝时期所编写的婆罗门经典,再伪托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经。为了取信世人,编造龙胜菩萨在龙宫读到《大佛顶首楞严经》,默记下来,回到人间宣说,并记录下来。
11、看破生死,所以能忘去年岁的长短。
12、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生死看淡,超脱红尘,济颠是也!
13、生无泣,泪落漫天雨。死无霜,离别心憔悴。
14、无欲本清净,何故惹尘埃。留得躯体在,常怀感恩心。
15、佛教很多经典来路不明,由于年代久远,难以考证,善于穿凿附会的佛弟子,开始大量编造各种神奇故事,欺骗初机学人,令人信以为真,不敢生疑。比如《楞严经》明显是部伪经,既没有《楞严经》梵文原本,又从未被列入正式译经目录,为了取信于人,明清之际开始出现般剌密帝将经卷藏在手臂中,带来中国的传说,实在是荒唐。
16、有千帆过尽的从容,有生死看破的洒脱,有本来无一物的淡然。
17、和棺材同眠,早已看破生死。
18、人生无常,如果不能看破生死,就无法超越这个平凡世界。
19、佛教认为,世界是一个流转循环的过程,人生在世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现世是前世的结果,后世是前世的延续,一世转一世,没有穷尽。一个人只要未得究竟解脱,则他必将在六道中轮回不息,即在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的流转发中进入下轮的生命历程。
20、生死轮回来,有始有终,看透看破了,就不会害怕不会纠结。
1、生死看懂了,不过是离合。
2、说到佛经中的“经典”,相信很多人都能张口而出,比如《心经》,比如《地藏经》,比如《楞严经》,太多太多了。佛经浩瀚,很少佛教徒能把佛经全部读完,能读懂的更是少之又少。其实现存佛经有很多是后人杜撰的,由于这些人不通佛理,乱编一通,造成前后矛盾,把人读得晕头转向。佛教法师只好采取欧阳竟无的研经方法「佛学是结论后的研究,不是研究后的结论」,天马行空自行发挥,最后引经不引文,注明根据某一本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