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定不易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2、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
3、一声不响、一钱不直、一文不名。
4、一动不动、一声不吭、一尘不染、
5、【一事不知】比喻知识尚有欠缺。同“一物不知”。
6、【一蹶不振】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7、一笔不苟不苟:不苟且。连一笔都不马虎。
8、一言不发一句话也不说。
9、【一定不易】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10、一钱不名指身无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
11、【一毛不拔】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12、一蹶不振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13、【一尘不到】形容清净纯洁。
14、【一动不动】指静止不动或懒得活动。
15、一孔不达指一窍不通。
16、一丝不紊一点儿也不乱。形容极有条理。
17、【一虎不河】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比喻不顾一切。
18、【一文不名】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19、【一尘不缁】犹一尘不染。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20、【一线不乱】形容布置或收拾得非常整齐,一点也不紊乱。
1、【一声不响】指不发出一点声音。
2、【一定不移】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同“一定不易”。
3、一谷不升指歉收。
4、【一字不易】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5、成语解释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永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
6、【一卧不起】指一生病就没有好转。
7、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8、【一言不再】话出口以后,不再反悔。形容言而有信。
9、一文不名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10、一字不易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11、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12、一毫不染指一尘不染。
13、【一字不识】一个字也不认识。
14、一尘不到形容清净纯洁。
15、一字不苟苟:马虎,随便。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16、一定不移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同“一定不易”。
17、【一钱不值】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18、【一暝不视】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
19、【一字不爽】一个字也不错。指交待的话与原话一致或与事实符合。
20、【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
1、【一丝不紊】一点儿也不乱。形容极有条理。
2、【一去不还】还:回来。一去就不再回来了。比喻事情已成为过去,再不能重现。
3、【一钱不名】指身无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
4、【一丝不走】丝:蚕丝,引申为微小。一点也不走样。形容十分精确,与原样完全相合。
5、【一丁不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6、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7、【一毫不差】指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异。
8、【一毫不染】指一尘不染。
9、成语解释 同“一成不变”。
10、一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11、一卧不起指一生病就没有好转。
12、【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13、一病不起得病后就再也起不了床。比喻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14、【一尘不涉】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15、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16、【一谷不升】指歉收。
17、一成不易一经形成,不再改变。同“一成不变”。
18、【一窍不通】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19、【一成不变】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20、一窍不通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1、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2、一毛不拔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3、【一字不差】一个字也没有更改,与原文雷同。
4、【一病不起】得病后就再也起不了床。比喻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5、一什么不什么:
6、【一隙不通】隙:空隙,孔。一孔不通。比喻一点都不懂。
7、一毫不苟指十分认真,一丝不苟。
8、一毫不差指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异。
9、【一尘不倒】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10、一丝不挂、一字不落、一丁不识、
11、【一毫不拔】一根毫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12、【一介不苟】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同“一介不取”。
13、【一去不返】返:回来。一去就不再回来了。比喻事情已成为过去,再不能重现。
14、【一谷不登】指歉收。同“一谷不升”。
15、成语出处 《明史·历志一》:“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惟合古今人之心思,踵事增修,庶几符合。故不能为一成不易之法也。”
16、【一尘不受】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17、一介不苟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同“一介不取”。
18、一窍不通、一蹶不振、一成不变、
19、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20、一虎不河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比喻不顾一切。
1、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2、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3、一字不识、一声不响、一丝不苟、一言不发、一卧不起、一丝不挂、一钱不名、一毫不染、一毫不苟、一毫不差、一丁不识、一窍不通、一毛不拔等等。
4、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守旧
5、【一字不苟】苟:马虎,随便。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6、【一物不知】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识尚有欠缺。
7、一成不变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8、【一钱不直】指毫无价值
9、一病不起、一毛不拔、一言不发、
10、一瞑不视瞑:闭眼。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也指逃避现实。也可形容不怕牺牲。
11、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12、一跌不振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13、一钱不值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14、【一成不易】一经形成,不再改变。同“一成不变”。
15、【一丝不挂】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后指人裸体。
16、一暝不视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
17、一蹶不兴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18、一尘不缁犹一尘不染。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19、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20、一物不知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识尚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