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如何打石膏?一文读懂固定与康复
骨折是常见的骨骼损伤,正确的石膏固定对愈合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石膏固定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康复建议,帮助患者和护理人员科学应对骨折。
石膏固定的作用原理
石膏通过硬化和塑形,为骨折部位提供稳定支撑,其核心作用包括:
- 固定骨骼:限制关节活动,避免断端移位。
- 减轻疼痛:减少肌肉牵拉和摩擦带来的不适。
- 促进愈合:为骨痂生长创造稳定环境。
石膏固定的操作步骤
骨折复位
- 需由医生通过手法或手术矫正错位骨骼,确保解剖对位。
- X光确认复位效果后,方可进行石膏固定。
材料准备
- 石膏绷带:传统石膏(需浸泡)或合成石膏(轻便、透气)。
- 衬垫材料:棉垫或弹力套,保护皮肤免受摩擦。
操作流程
- 步骤一:清洁患肢,覆盖衬垫,骨突处(如踝、腕)加厚保护。
- 步骤二:浸泡石膏绷带,挤出多余水分,螺旋状缠绕患肢,重叠1/3宽度。
- 步骤三:塑形并保持体位,直至石膏硬化(约10-15分钟)。
- 步骤四:修剪边缘,检查末梢血运(手指/脚趾颜色、温度)。
关键注意事项
- 避免过早负重
下肢石膏需拄拐,上肢用吊带悬吊,遵医嘱逐步承重。
- 观察并发症
- 缺血:若肢体发紫、麻木,需立即就医。
- 压疮:衬垫移位或石膏过紧可能引发皮肤溃烂。
- 保持干燥
洗澡用防水套保护,潮湿石膏易变形或滋生细菌。
石膏拆除与康复训练
- 拆除时机
通常4-8周,经X光确认骨痂形成后由医生操作。
- 康复计划
- 早期:被动活动邻近关节,防止僵硬。
- 中期:逐步增加主动运动(如握球、踝泵)。
- 后期:力量训练(弹力带、抗阻练习)。
常见问题解答
- Q:石膏痒怎么办?
A:勿用异物搔抓,可冷敷或口服抗组胺药。
- Q:能自行拆除石膏吗?
A:绝对禁止!可能导致二次损伤。
正确打石膏是骨折康复的第一步,配合定期复查和科学锻炼,才能最大限度恢复功能,若出现异常疼痛或肿胀,务必及时就医!
(字数:约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