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线-

首页 > 金句 / 正文

心跳的密码,轻松看懂心电图_如何看懂心电图

2025-09-04 12:56:18 金句

心电图(ECG/EKG)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无创检查,广泛应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看似复杂的波形曲线,其实有规律可循,掌握基础方法,普通人也能初步解读心电图,更好地理解心脏健康,本文将从准备工作、波形识别到常见异常,一步步带您看懂这份“心跳的密码”。

准备工作:了解心电图基础
心电图通过电极记录心脏电信号,输出为网格纸上的波形,横轴代表时间(1小格=0.04秒),纵轴代表电压(1小格=0.1 mV),一次完整心跳包含P波、QRS波群和T波,分别对应心房除极、心室除极和心室复极,分析前需确认设备校准、患者静息状态,避免干扰误判。

步骤一:评估心率和节律
心率计算简单:若节律整齐,数30大格(6秒)内的QRS波数乘以10,即得每分钟心率(正常60-100次/分),节律判断看R-R间距是否规则,不规则可能提示房颤、早搏等心律失常,同时观察P波形态一致且每个QRS前均有P波,确保心房心室协调收缩。

步骤二:分析波形特征

  • P波:反映心房活动,正常时限<0.12秒,振幅<0.25 mV,增高可能提示心房肥大,消失或变形见于房性心律失常。
  • PR间期:从P波起点到QRS起点,代表房室传导时间(正常0.12-0.20秒),延长提示房室传导阻滞,缩短需警惕预激综合征。
  • QRS波群:心室除极,时限<0.12秒,增宽见于束支传导阻滞或室性异位心律,Q波深度>1/4 R波或时限>0.04秒可能为心肌梗死旧灶。
  • ST段:应在基线水平,上抬>0.1 mV可能为心肌梗死,下移>0.05 mV或见于心肌缺血。
  • T波:通常与QRS主波同向,倒置可能提示缺血或电解质紊乱。

步骤三:识别常见异常模式

  • 心肌梗死:病理性Q波+ST段弓背抬高+T波倒置动态演变。
  • 房颤: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距绝对不整。
  • 室性早搏:宽大畸形QRS波(>0.12秒),其前无相关P波。
  • 心动过缓/过速:心率<60次/分或>100次/分,需结合症状判断病因。

注意事项与局限性
心电图需结合临床:疑似心肌梗死时即使ECG正常亦不能排除,需重复检测或查心肌酶,电解质失衡、药物影响可导致波形改变,普通人解读应以筛查预警为目的,而非替代专业诊断——若发现显著异常(如持续ST段改变、严重心律失常),应立即就医。

通过以上步骤,您已初步掌握心电图解读逻辑,心脏电活动如同精密乐章,ECG是其乐谱,多观察正常图谱培养直觉,谨慎对待异常信号,便能更好地守护心跳节拍。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