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三七,学名景天属植物,与人们熟知的三七在科属、性状以及用途上均有显著差异。小编将深入探讨土三七的植物特征、药用价值以及与三七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独特的植物。
科属来源:土三七属于景天科植物,而三七则是五加科植物。这种科属上的差异,决定了两种植物在生长习性、药用成分等方面的不同。
形态描述:
叶:土三七的叶不具距,平展,互生。
花序:伞房状,花密生,花瓣有短尖,黄色。
根:根颈粗而木质,呈深褐色,质地疏松。
种子:椭圆形,长约1毫米。土三七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包括中国、印度、缅甸、老挝和越南等地。在中国,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等地均有种植。
药用部分:土三七的根或全草均可入药。
活血散瘀:土三七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
消肿止痛:对于局部肿胀、疼痛有缓解作用。
清热解毒: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使用方法:土三七通常用于外涂外擦,不宜内服。其用药指征应为泡酒或外用。
叶形和花形:三七叶大,花绿,果红;土三七叶小,开黄花。
根形:三七的根是圆柱形,颜色多样,包括土红色和灰褐色;土三七的根稍呈锥形,质地疏松。
科属差异:三七属于五加科,而土三七属于景天科。
毒性:土三七虽然与三七有相似功效,但具有毒性,需谨慎使用。
土三七作为景天科植物,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但在使用时需注意其与三七的区别,避免误用。了解土三七的植物特征、分布区域、药用价值以及与三七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