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失血量
失血是许多意外伤害或疾病中常见的现象,快速准确地判断失血量对于及时救治至关重要,无论是外伤出血、手术失血,还是内出血,失血过多可能导致休克、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学会判断失血量,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或及时就医。
失血量的分类
医学上通常将失血量分为四个等级,以便评估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轻度失血(失血量<15%总血量)
- 成人总血量约占体重的7%-8%(如70kg成人约5L血液)。
- 轻度失血(约500ml以内)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头晕或心跳稍快。
- 常见于献血、小伤口出血或月经量偏多的情况。
-
中度失血(失血量15%-30%)
- 失血约750-1500ml(成人)。
- 症状包括:心跳加快(>100次/分)、呼吸急促、皮肤苍白、出冷汗、口渴、轻度焦虑。
- 需要及时止血并补充液体(如口服补液或静脉输液)。
-
重度失血(失血量30%-40%)
- 失血约1500-2000ml。
- 症状加重:血压下降(收缩压<90mmHg)、意识模糊、四肢冰冷、尿量减少。
- 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需紧急输血和医疗干预。
-
极重度失血(失血量>40%)
- 失血超过2000ml,生命体征极不稳定。
- 表现为昏迷、无尿、脉搏微弱或无法触及,死亡率极高,需立即抢救。
判断失血量的方法
观察临床症状
- 皮肤和黏膜:苍白、湿冷提示中度以上失血。
- 脉搏和血压: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是休克的早期信号。
- 意识状态:烦躁不安或嗜睡表明脑供血不足。
估算外出血量
- 小伤口:如手掌大小的纱布完全浸透约含50ml血液。
- 大出血:地面形成血泊(直径30cm约500ml)。
内出血的判断
内出血更难察觉,需结合以下表现:
- 腹痛、腹胀:可能是腹腔出血(如脾破裂)。
- 咯血或呕血:提示呼吸道或消化道出血。
- 瘀斑或肿胀:如大腿骨折可能导致隐性失血1000ml以上。
紧急处理原则
- 止血:直接压迫伤口,抬高患肢,必要时使用止血带(记录时间)。
- 平卧保暖:减少休克风险。
- 补充体液:轻度失血可饮用含盐糖水,重度需静脉输液。
- 立即送医:中重度失血必须专业救治,尤其是内出血需手术干预。
常见误区
- “出血停了就安全”:内出血可能持续恶化。
- “喝大量水补充”:过量饮水会稀释血液,加重休克。
失血量的判断关乎生死,通过症状观察和简单估算,普通人也能为抢救争取时间,当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意识变化时,务必争分夺秒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