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安石《梅花》:借梅花表明自己的志向情操。就是托梅花言自己的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志。这个时候王安石的处境是不妙的,环境是冷清的,心境是孤独的。自然,作为有理想、有情怀的诗人,王安石的内心世界并不荒芜,仍有坚守,仍有品格。诗歌创作上,托物言志,通过眼前植物寄托自己的内心感受,表明自己的志向、情操。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3、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4、宋代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就是一首深受读者喜爱的佳作。全诗如下:
5、竹象征谦谦君子
6、一个“独”字揭示了梅花不趋炎附势的品格。“凌寒”二字不但交代梅花开放的时间,而且写出了梅花生长的环境与众花不同。
7、兰花绽放于空静的山谷之中,散发着幽幽的暗香,待有缘人发现它的美丽。兰花身上的这种清婉素淡的姿态,就像是孤芳自赏的世上贤达,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是守着自己的心中志向,活的潇洒恣意。
8、沿着河边的小道我们一路飞奔,枝头残留的梅花,一树树刚绽笑容的梨花、李花尽收眼底。神奇的高黎贡山有时有路,有时无路,有时要淌河,我们差点迷失在山里。经过了两个多小时“海、陆、空”的颠簸后,终于要用双脚走路了。爬过一片陡峭的竹林,河水又映入我们的眼帘,欢快的河水唱着动听的歌,跳着柔美的舞,它要给睡了一个冬天的大山注入生机,它叫醒了山里的动物们,唱醒了森林里的鸟儿们。
9、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菊花,作为四君子之一,则象征着世外隐士。菊花在晚秋时节傲然开放,不顾秋风的萧瑟,不惧山林的寂寞,就像是隐居山林的隐士,不趋炎附势,只是默默坚守自己的理想。
11、诗人确认那墙角开放的梅花不是雪白,因为自己闻到了随风飘来的花香,而这是又雪所没有的,从而突出了一个“香”字。
12、借咏梅花来表明自己志向、情操的艺术手法上,王安石这首诗具有继往开来的作用和地位。
13、梅花一身的傲骨一袭洁白面纱下高洁的灵魂淡淡的清香仿佛有种甜甜的味道,冬雪下来了,飘飘洒洒的雪花如柳絮纷飞,翌晨便见梅树银装素裹,后沉沉的积雪却压不弯她笔挺的脊梁,傍晚雪花冻结的冰柱,冰条啊滑溜滑溜的,翌日却是另一番景象。梅花在雪柱的挤压下破雪而出!昨夜那一声声脆响,是你生命的迸发那白色中显露出的淡淡粉红是你力量的见证那淡雅的芬芳是你给自己的鼓励吗还是向人们说你的无畏无惧。
14、我们钻进车里又开始颠簸,女儿在我的怀里酣然入睡,大树杜鹃的影子一直在我脑海里荡漾……
15、菊象征世外隐士
16、这,就是梅花,那坚韧不拔的梅花。
17、二妃天上遇重华,锦瑟瑶琴乐帝家。
18、这在南朝陈诗人谢燮的《早梅》中有所表现,诗歌写道:“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诗意相同,都表现出梅花相同的品质,诗人均采用了拟人手法,这样,不但使之梅花格化,打通了人与物的隔阂,使梅花富有情韵感,而且更突出地反映了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迎新春的高尚品格。
19、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凌寒”即冒着严寒。意思是说,在寒意浓浓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迎着寒风绽开了。
20、梅花是平凡的。它正如路边无人问津的小草,默默无闻。毫不炫耀自己,它无声无息的为人们奉献,从不要求回报。它屹立在风雪中,不低头,更不弯腰,勇敢地面对凛冽的寒风。但是,平凡也是不平凡,不平凡就出于平凡。
21、《山园小梅》
22、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23、竹子的身形挺拔修长,除了在清风冷月中带有疏朗身姿以外,在风霜中还依然挺立,不会为其折腰。这种潇洒风月、清雅淡泊的品性,就像是世上的谦谦君子,有着不屈的骨气和谦虚的胸怀。
24、诗人以雪喻梅,形象地从颜色上描绘了梅花白似雪的特征。这种方法在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诗中“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有所体现。原诗中,一个“疑”字,错把梅当作雪来描写,其实就是以雪喻梅,更表现出白梅皎洁似雪的特点。后一句“为有暗香来”是从嗅觉写梅。“为”即“因为”义。“暗香”指梅花的幽香。此意化用了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
25、《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咏梅词,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26、《不第后赋菊》唐.黄巢
2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8、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9、好比人生也是同样的。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能让困难将我们打倒,不能遇到困难只会退缩。我们要像梅花一样将芬芳萦留,要像梅花一样去迎难而上,要像梅花一样敢于积极前进。
30、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31、《竹》---梁·刘孝先
32、准备离开了,装满了她的照片,迈开了回程的步伐,又穿过一片片树林,又走过一条条河水,又一次次听到鸟儿的歌声,又闻到一阵阵芳香……林里的植物有叫得出名字的,有叫不出名字的,这里像个王国,每一种颜色都显示出这个国度旺盛的生命力;这里像个幸福的家,每一位成员都表现出他们非凡的亲和力。
33、自古以来,它和松、竹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体现了梅花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34、我的梦想就像梅花一样傲霜斗雪,就像莲花一样,高洁正直。
35、因为风雪中的那一枝红梅,怒放绽开,将阵阵清香留与他人。却不知梅花,为了这样的芬芳忍受了怎样的彻骨之寒。尽管是寒冬季节,它依旧傲然独放;它依旧迎寒而开;它依旧芬芳四溢。它更是冒着严寒,向以前默默无闻的自己说再见,在冬天里展现着最美的自己。
36、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37、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38、起句“墙角数枝梅”中的“墙角”二字点明地点,承句“凌寒独自开”中的“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数枝梅”表示并不多,但也要“独自开”,这不但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而且也强调了“独自”的品质和不畏环境的“凌寒”。
39、世上狂夫休浪想,对樗蒲斗紫兰花。
40、《卜算子·咏梅》的创作背景是李之娴唐德宗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当时的唐德宗政治腐败,社会动乱,李之娴身处其中,深感时局艰难。此时,他遇见了秀丽的梅花,被它的坚强品质和顽强生命力所感动,心生感慨,写下了这首诗。
4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42、《卜算子·咏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之娴所作的一首诗。李之娴是唐代文学家中的佼佼者之一,他的诗歌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4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当春天到来,百花齐放的季节,当各种花朵搬出温室时,梅花在角落里却悄悄地凋谢了,它不与百花争芳斗艳,独步早春。她们在恶劣的环境中,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44、梅花,这一文学艺术意象深受历代文学家诗人的喜爱,纷纷“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写下了歌颂梅花、赞颂梅花,从而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怀、不畏打击而保持高尚品质的诗词歌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