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4月,许亨植递补赵尚志出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并迅速晋升为抗联第三路军参谋长,兼任第十二支队政治委员。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东北抗日联军在艰苦抗战中的英勇斗争。东北抗日联军共有11个军,分别由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等杰出领导人指挥,他们在中共南满省委、吉东省委、北满临时省委的领导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许亨植,原名许金宝,1901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他是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将领之一,曾任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参谋长。1939年,为了开辟龙南地区的游击活动,许亨植亲自带领精干的小分队,从庆城出发,历经艰辛,成功突破敌人的包围,抵达肇州县境。9月初,他率领部队夜袭丰乐镇,以迅猛的攻势缴获大量敌军物资。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他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毕业于河南省立开封纺染工业学校,参加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在抗日战争初期,杨靖宇率领东北红军与日寇进行顽强斗争。他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而且在政治上也有着坚定的信念。
程斌,原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杨靖宇最信任的得力助手。他在1938年7月率部叛国投敌,日军任命他为队长,组建“程斌挺进队”,将杨靖宇部队逼入绝境。程斌投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毁了70多个抗联的补给生命线——密营,导致杨靖宇部队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东北抗联的英雄人物中,不乏出身名校的将领。例如,赵尚志是黄埔军校学员,周保中就读云南讲武堂,赵一曼曾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冯仲云是清华学子,童长荣求学于东京帝国大学。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理想、不屈的信念,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兆麟(1904-1940),汉族,辽宁省辽阳县铧子乡小荣官屯人(现灯塔县)。他是中共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之一,也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兆麟在抗日战争中,为保卫东北人民的利益,英勇斗争,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东北抗联的英雄谱上,除了上述提到的英雄人物,还有许多英勇的战士和将领。他们用自己的血与生命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东北抗联的英雄们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和不屈,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