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僧是人妖不分,常常误会悟空,可你想想他只是肉体凡胎,他又如何能辨别真伪呢,毕竟善良已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三个徒弟虽改邪归正,皈依佛门,但多少有些妖性,要立地成佛恐怕是很有难度的,必需要在唐僧的教导下一心向善,等到真经取的时,也就是真正修得正果的时候。
2、在书中我最喜欢的片段是“整天东游西逛,每日云来雾去,行踪不定,广交各路神仙,,自由自在极了。”这句话生动形象的描写了齐天大圣孙悟空整天逍遥自在的样子。
3、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孩子们也越来越聪明、懂事。只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自己的时间很有限……
4、这慢长的求经过程中,考验的是耐心,使心少些浮躁,这漫长的求经过程中,铺满了荆棘,必需团结协作,才能共克难关,这漫长的求经过程中,有许多诱惑,猪八戒的高老庄,孙悟空的美猴王,唐僧的想留而不能的内心斗争,沙僧的爱财,等等都暗示着不易,要是有一个地方出现差错,那势必是失败的,要想成佛,必然四大皆空
5、说完,便头也不回德上马离开了。孙悟空被逼无奈,虽然回了花果山,但他没有因此怨恨唐僧,当他听到师父有难之时,毅然挺身而出,把“快下锅”的师父救了上来,这才化险为夷。
6、八戒好吃懒做,贪恋美色。还能一路向西,堪称猪猪届的楷模。
7、这几回讲述了红孩儿捉了唐僧,想邀请牛魔王与自己共享唐僧肉,恰巧被潜入洞中的悟空听到,他便灵机一动,变成了牛魔王的模样,但“牛魔王”百般阻挠,使红孩儿心生疑惑。问了随从才得知是半路偶遇,于是他编了个借口问了悟空自己的生辰八字借此试探,不料悟空真被识破。只好去南山请求菩萨帮忙。
8、读了《猴王出世》这篇文章后告诉我只要有自信心做什么事都能成功。比如:我小时候想学骑自行车,但学的时候我摔过很多次我想放弃,但经过奶奶的劝说,我最后终于会骑自行车了。
9、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
10、虽然黄风怪的技艺仅能与孙悟空略战平手,然而他的术数“佛教用语真风”却极为凶恶,出口便将孙悟空吹患上被击败目炫、无力再战,后伽蓝护法、太白星等神的半途相助与鼓舞勉励,与灵吉菩萨亲自出手降敌的话,最后三人渡过此时
11、《西游记》读后感
12、在《西游记》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他不仅武功盖世,能腾云驾雾,来去无踪,我最敬佩的还是他知恩图报,宽宏大量的高尚品质了。
13、知行合一:孙悟空虽然有着无穷的法术和神通,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谦虚的心,知行合一,这启示我们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取得进步。
14、就这点微不足道的恩情,他竟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途中,他斩妖除魔,明察秋毫,为了唐僧有时竟舍命相救,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而我呢,整天在家“呼风唤雨”,爸妈给我的恩情,我又是怎么回报的呢。
15、第八十二回姹女求阳元神护道
16、有一次,师傅讲道法的时候,孙悟空在一边跳来跳去,手舞足蹈。师傅问他要学什么,他只说学长生不老的本领,其它什么也不想学。师傅气得在他的头上打了3下,倒背着手,走进屋里,把前门关上,不出来了。孙悟空真聪明,他猜出了师傅的用意,师傅在他的头上打3下,他就知道这是让他半夜3点钟去师傅的房间学本领。我要是像孙悟空一样能猜出别人的想法,说不定就可以做个大侦探了。
17、官封弼马温读后感
18、孙悟空知恩图报的精神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他宽宏大量的精神更是至高无尚的。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在取经途中,孙悟空多次为师父排忧解难,唐僧却毫不领情,直说孙悟空无故伤人性命,多次把他逐出师门,但孙悟空不计前嫌,一次次宽容师父,定要坚守在师父身边。就拿“三打白骨精”那回来讲吧。
19、在第十四回,唐僧揭了孙悟空的压帖,被压了五百年的孙悟空出了二界山。护送唐僧的刘伯钦贺喜长老收得个好徒,就告辞回家了。
20、我读了《猴王出世》这篇文章,知道了石猴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他勇敢地跳进了水帘洞里当上美猴王。
1、西游记读后感100字5篇:
2、猪八戒也许是个幽默,有责任心且值得信赖的人吧。这是我对他的印象
3、《西游记》第三回:大闹天宫,孙悟空拿着金箍棒回到了花果山,孩儿们看见大王回来了他们都非常高兴孙悟空把金箍棒一会变山一-样高一会便绣花针一样校最后塞进了耳朵里。金箍棒真是太神奇了,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东西居然能塞进耳朵里,真让我佩服。
4、读完《西游记》,我明白了要有一颗感恩宽容的心,学会感恩一切,包容一切。如果人人都是如此,世界便会永久和平美好。
5、第三章《大闹天宫》讲的是,东海龙王和阎王告了孙悟空的状以后,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孙悟空到了天宫,知道了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
6、孙悟空背阎王抓去了,结果孙悟空大闹了-场,并改写了自己和孩儿们的生死簿。这个事让玉皇大帝知道了。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封孙悟空为弼马温,孙悟空不满意又回到了花果山。玉皇大帝又让他管理蟠桃园,开蟠桃会没有请孙悟空,他很生气大闹一常玉皇大帝白了十万个天兵天将去捉拿孙悟空,结果没有打过孙悟空。
7、团队合作:西游记中的四位主角,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虽然性格各异,但却能够紧密协作,互相帮助,这提醒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尊重他人,学会团结协作。
8、这段故事告诉我,孙悟空虽然没有爸爸妈妈催他去学艺,可是他自己悟出了要学本领的道理。我平时在家里,爸爸妈妈总是催我学这学那,有时我觉得他们很烦,有时候真希望能每天像孙悟空一样自由地玩耍。可是,又一想,要是等我长大了什么也不会,那可就惨了。
9、师徒四人一路上遇到了很多的妖魔鬼怪,勇敢的和妖怪作战。一路上勇敢的往前走,遇到困难,从不后退。在一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还给大唐做了贡献
10、在生活中,像猪八戒特点的这种人好象是比较普遍的,但是也可以说是最少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证据如下:
11、文章的第一回讲的是美猴王出世。孙悟空是一只石猴,他是从一块石头里蹦出来的,没有爸爸妈妈。他是一只很调皮的石猴,刚出世的时候,他无忧无虑,到处玩耍。他很勇敢,也很有好奇心。他带着许多猴子找到了水帘洞,被众猴拜为美猴王。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过了许多年。有一天,美猴王突然觉得日子很无聊,生出了要拜师学艺的想法,在众猴的支持下,他就去寻找神仙学本领。
12、今天我读了《西游记》的第三章。这一篇主要讲了孙悟空不满自己的官职,非要当齐天大圣,就回到了花果山去了。玉皇大帝听了非常生气,派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带天兵天将去捉拿孙悟空,托塔李天王命巨灵神去挑战,没过多久就逃跑了,后来又派哪吒去迎战,结果也败下阵来,玉皇大帝看到这猴子这么有能耐,就让他当齐天大圣去看管桃园,可他看见桃子就流口水,就饱饱地吃了一顿,发现自己闯了大祸,一个筋斗又回到了花果山。
13、西游记第20回读后感——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
14、西游记》第三回:大闹天宫,孙悟空拿着金箍棒回到了花果山,孩儿们看见大王回来了他们都非常高兴孙悟空把金箍棒一会变山一样高一会便绣花针一样校最后塞进了耳朵里。金箍棒真是太神奇了,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东西居然能塞进耳朵里,真让我佩服。
15、读了这一回,我想:我们做事不能太心软、太好心。唐僧明明知道那是妖怪,却太心软,把他救下来,最后致以被抓,这就是自作自受。我们也不能像唐僧那样,一点风吹草动,就要去看个究竟。
16、我觉得,因该像唐僧那样保护儿童,像孙悟空那样英勇善战,像沙和尚那样任劳任怨.
17、得知事情的经过后,菩萨跟着悟空到洞前,设计使红孩儿坐上菩萨的莲花宝座,刀刃竖起令其动弹不得。红孩儿只好归顺,但他嘴上说着,却妖心不改,妄想用枪刺菩萨,没有得逞,被菩萨收伏,套上金箍儿,封为善财童子,师徒四人才继续西行。
18、孙悟空真是太厉害了,连神仙都没有放在眼里。
19、要像孙行者那样多动脑思考,知道这荒山野岭不可能有人家居住,而能听见“救命、救命”的声音,那你到那儿一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明察秋毫。
20、篇四:《西游记》读后感[100字] 我看完了这本书,我学会了勇敢。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保护唐僧度过一劫劫难关,消灭妖精,拜佛取经。 在取经的艰苦路上,他们遇到任何挫折没有轻言放弃,用自己的努力克服一个个的困难。取经路上的各路神仙的互相帮助,克服难关。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不要轻言放弃。遇到困难自己无法解决可以虚心向别人求教,这才能成长,才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1、勇气与决心:孙悟空在西游记中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决心,他不断克服困难,勇敢地面对一切挑战,这启示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要有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2、忍耐与宽容:唐僧师徒在西游中遇到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但他们从未放弃,一路前行,充满了忍耐和宽容,这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宽容和包容。
3、《西游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还可以说是一部童话。书中,不管是拥有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懒惰贪吃的猪八戒,还是各显神通的神仙妖魔,在我们的眼里都是如此亲切,如此可信,如此活灵活现!因此,它极大地激发并发展了我们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是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人类丰富独特的想象力!
4、要是我有孙悟空的本领,我就不用坐飞机去中国看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了。我可以翻一个筋斗云,每天去中国。要是我会七十二般变化,我可以把自己变成一只小虫子来和我的弟弟妹妹玩捉迷藏,他们一定找不到我。
5、白骨精三次化作人形来迷惑唐僧,唐僧是肉眼凡胎,不知她是妖精。对于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不禁勃然大怒:“你这泼猴,多次伤人性命,既然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今后我不再是你师父,你也不再是我的徒儿,你走吧!”
6、信仰与坚持:唐僧师徒一路上的艰辛,都是为了取得真经,这代表了他们对信仰的坚持,这提醒我们在人生中,要有自己的信仰和目标,并且坚持不懈地追求,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
7、师徒过了两界山,就遇到了—只猛虎,咆哮剪尾而来,行者从耳朵里拔出五百余年不曾用的金箍棒,那只虎蹲着身,伏在尘埃,动也不敢动动,就被他—棒子打死,拔毫毛变牛耳尖刀剥了虎皮,裁成两幅虎皮裙,替换着穿。
8、孙悟空的任务是看管蟠桃园,他却没有尽职,不仅偷吃蟠桃,还呼呼大睡。他不敢勇于承认错误,知道自己防了天条,为什么不向玉帝请罪呢?我觉得这几点孙悟空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9、篇三:《西游记》读后感[100字] 西游记乃是四大名著之一,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前提:唐僧受菩萨点化去西天取经,中途发现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就把它救出来并收它为徒弟。 一段奇妙的旅行开始了…… 在途中他们降服了猪八戒和沙和尚,并和他们成为师兄弟,他们一起降妖制魔,惩恶扬善,最终完成了西天取经的梦想! 从这部名著中,我发现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合力去做事情,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所以我们大家要团结!
10、回到三藏处,从包裹中取出几个粗面烧饼,与饥了的三藏吃。又见那光艳艳的—领锦布直裰,—顶嵌金花帽,行者道:这衣帽是东土带来的?三藏就顺口儿答应道:是我小时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
11、西游记吴承恩所著的一本知名小说,在这一章里唐僧埋怨两个徒弟丑:
12、在《西游记》里唐僧有点讨人嫌,因为他什么本事都没有,还总是冤枉孙悟空,孙悟空打死的明明是白骨精,防止师傅被妖精伤害,他确不领情,不是念紧箍咒,就是与孙悟空断绝关系,我想要不是唐僧一直拖团队的后腿,真经早就取来了
13、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想孙悟空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五百年前他大闹天空后被如来佛压在了五行山下,唐三藏只是撕去了符咒,让孙悟空重获自由罢了。
14、《西游记》20回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幻和趣。
15、西游记第三回读后感想必大家都读过《西游记》,对书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不陌生吧。我家有一本原版《西游记》,我最喜欢看的就是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16、《西游记》一本让人耐人寻味的经典名著,也是孩童时代的回忆,光怪陆离的景象,幽默风趣的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去往西天取经,这每一难都是对师徒四人的考验,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17、《西游记》,在其中,我最欣赏孙悟空的勇敢机智,猪八戒的情感真切,沙僧的任劳任怨,唐僧的善良待人。猪八戒是他们四司徒之中最让读者讨厌的,可是我对他却不这样认为,他结合了大家的优点,虽然他不够孙悟空那么勇敢机智,但是他也会不停地运用一些自己的思维,在困难面前为大家出主意;虽然他没有沙僧的任劳任怨,但是他在一路上仍然会帮助大家提东西;虽然他没有唐僧的优柔寡断与善良,但是他也会动真情。
18、不管干什么事都要经历磨难,什么事都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就像唐僧师徒四人要想取得真经需的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功德圆满,而我们也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的成功!
19、有时爸妈稍微批评我几句,我就生气顶嘴,和孙悟空比起来差太远了。想到这我就惭愧的低下了头,同时对孙悟空这种知恩图报的精神敬佩不已,我暗暗发誓要向他学习!
20、看过《西游记》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办成一件大事,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不畏艰难、团结一致。
1、沙和尚诚信憨厚,猪八戒乐观可爱,唐僧勇敢善良……《西游记》中的每个形象都很有特点,也正是因为他们师徒齐心协力,每次遇到困难才能化险为夷。
2、还是好好自己去看完《西游记》之后,再自己写一篇,比谁给你的都要快,那才是真正的自己的读后感。
3、我大发雷霆,对他又吼又叫,还小题大作的叫他赔。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莫及,为了一块小小橡皮就断送了我们的友谊,真是太不应该了!
4、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随着人的长大,头上戴的“紧箍咒”也就多了。读一读西游记吧,也许你能从这里面寻找出一点“敢问路在何方”的豪情和斗志!
5、唯有正义和善良永不过时,只有心中有爱有信仰才是无价之宝,贪念与欲望就像无底洞一样,只会让人越陷越深,无法自拔,最后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唐僧回归原位,孙悟空封号斗战胜佛,猪八戒净坛使者,沙和尚金身罗汉,小白龙八部天龙,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6、唐西游记中《大战红孩儿》的读后感
7、我们何尝又不是呢,每个人都有无尽的欲望,不论是钱才,美色,地位,荣誉,有时候甚至失去自我,贪得无厌,我想也许《西游记》就是对当今人类的真实写照吧,师徒四人也是许许多多的人的缩影,成魔还是成佛只是一念之间而已。
8、师徒在已有—百三十岁的陈老者家借宿了—晚,唐僧把小时候穿的衣服赐予了悟空。第二天上路,碰上了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剪径,悟空—个个尽皆打死。即打死《多心经》里的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
9、三藏怪悟空不该伤生,悟空—筋头云到了到了他拿13500斤金箍棒的东洋大海,茶毕,回头看见后壁挂着—幅圯桥进履的画儿,听说了张良给黄石公三拾履,略无—毫倨傲怠慢之心,得黄石公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他听了龙王的话,回头又来保三藏。正走,却遇著南海菩萨。要他趁早去,莫错过了念头。
10、孙悟空可真是宽宏大量啊!再想想自己,小肚鸡肠,一点也不能包容别人,稍有不慎就对他人指手画脚或生气离开。记得上次前排的同学向我借块橡皮用用,我犹豫再三才把刚买的新橡皮递给他。谁知他没有接稳,橡皮掉在地上弄脏了。
11、西游记读后感
12、篇五:《西游记》读后感[100字] 《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这一路上,他们翻山越岭,战胜了妖魔鬼怪,历经了千难万险,终于取到了真经。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孙悟空了,他本领高强,机智灵敏,不怕苦,不怕累,不管取经的路上遇到了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能坚持到底。而且他很尊重他的师傅,爱护他的师弟,是个善良的人。我要向他学习。
13、篇一:《西游记》读后感[100字]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叫《西游记》,是明朝的吴承恩写的。 接下来就让我来介绍一下主人公吧,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法号行者,会七十二变,能腾云驾雾,有一双火眼金睛,一个筋头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武器是如意金箍棒。唐僧是一本正经一心向佛,猪八戒好吃懒做,沙和尚任劳任怨,忠心不二。 在这几个主人公中,我最喜欢孙悟空,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14、就这样,孙悟空从师傅那里学到了长生不老、翻筋斗云和七十二变的本领。可是孙悟空不谦虚,好在别人面前卖弄,师傅生了气,把他赶回了花果山。孙悟空这种骄傲任性的脾气后来给他惹了不少麻烦。孙悟空的本领很大,但很骄傲,不服管教,因此得罪了许多天神,还被佛祖压在山下。
15、我看了《西游记》这本书以后,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唐僧乐于助人,孙悟空他很勇敢,心地善良,很聪明,斩妖除魔;沙僧他爱劳动,不怕累;猪八戒又馋又懒还又胖;白龙马他很任劳任怨,爬山越岭。
16、孙悟空的故事很有趣,也教会了我许多道理。在新学期里,我还要接着读更多的孙悟空的故事。
17、孙悟空机智勇敢,不仅会七十二变,还有一双火眼金睛,但他也有短板。
18、可随着年龄增长,使我渐渐明白了为什么要让唐僧带领对伍,孙悟空身怀绝技,几乎刀枪不入,有火眼金睛识妖魔鬼怪,可腾云驾雾日行万里路,在我心目中就是英雄一样存在,可唯独有一点缺点—沉不住气,在取经过程中,回过花果山水帘洞一心想做美猴王,猪八戒贪婪喜爱美色,沙僧象征着无明,他俩也身怀绝技,唐僧没有任何神通,但唐僧从未打过退堂鼓,他的善良在妖魔鬼怪中也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了,也代表着只有正义才能带领队伍走向正途
19、我从中知道了看见自己想要的东西要禁得起诱惑,不要用偷的方式去获得,这样的方式是不对的。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我希望他们把别人的东西尽早还回去,这样才不会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