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蚊虫叮咬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常见烦恼。这不仅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还可能传播各种传染病。蚊虫叮咬后,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哈妮克孜被蚊子咬成“香肠嘴”的事件并不是个例。一般情况下,被蚊虫叮咬后出现红肿、水疱,说明出现了过敏反应。这时,我们需要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以缓解症状。
蚊子不仅是叮咬人的小麻烦,还能够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预防蚊虫叮咬,也是预防这些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消除蚊虫产生的源头,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清除或控制蚊虫孳生地。建筑工地的沟渠、沙井、地下积水、电梯井、排水深井、蓄水池等都是蚊虫孳生地。我们需要定期清理这些地方,减少蚊虫的繁殖。
蚊虫叮咬后,身体出现反应属于正常现象。蚊子叮咬猎物时会释放唾液(主要成分是抗凝剂),免疫系统强的人被叮咬后轻度表现凸起蚊子包,会出现瘙痒感、红斑、丘疹、风团等症状,甚至可以毫发无损。
需要注意的是,虫咬伤后伤口不可随意挠抓,避免皮肤破损后继发感染。夏季昆虫叮咬,一般不会导致严重后果,但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其本身有血管病变,特别是糖尿病病人免疫力下降,下肢存在神经病变时,蚊虫叮咬可能引起严重的局部反应。
蚊子的杀伤力分两种:第一种是吸食鲜血,危害较轻。许多人被蚊子叮咬后局部皮肤会出现过敏现象,红肿疼痛,瘙痒难忍,用手挠抓后皮肤还会出现破溃感染等严重情况。
人咬伤引起破伤风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伤口表浅,通常不会出现破伤风感染,经过及时清创处理后,就没必要再打破伤风针了。如果伤口深,一般医生还是会建议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蜱虫在吸血时人无痛感,但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不易察觉。蜱虫是多种传染病的媒介生物,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多种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患病。
被蠓虫叮咬后更痛、更痒。蠓虫叮吸人血,由于不像蚊子会向人体注射麻醉物质,所以被蠓虫叮咬时,会有明显的痛感。被蠓虫咬伤后一开始症状跟蚊子叮咬相似,但更严重。
打蚊子是人的本能,事实证明人在睡梦中会不由自主地拍死身上的蚊子。没准你睡梦中打死的蚊子已经传播了疾病。
男子不堪蚊虫叮咬自首,网友笑称这回蚊虫立大功了。在山里找不到食物,饥肠辘辘的周某只得捧几口溪水充饥;更难忍的是山中肆虐的蚊虫,让周某无处躲藏。
蚊虫叮咬虽然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困扰,但我们也应该重视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预防蚊虫叮咬,保护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