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线-

首页 > 说说 / 正文

不签劳动合同?小心赔双倍工资!不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2025-07-20 15:20:27 说说

在职场中,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权利义务的法律凭证,部分企业为规避责任或节省成本,可能不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还会让用人单位面临高额赔偿,如果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如何维权?赔偿标准是什么?本文将详细解答。

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八十二条规定:

  1. 签订时限:用人单位应在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 超期未签的后果
    • 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签合同:用人单位需每月支付双倍工资(最长11个月)。
    • 超过1年未签合同: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需补付11个月双倍工资。

举例:若小明月薪5000元,公司未签合同且用工满6个月,小明可主张赔偿:5000元×5个月(第2个月起算)=2.5万元。

劳动者如何主张赔偿?

  1. 收集证据

    • 工资转账记录、社保缴纳记录、考勤记录、工牌、工作邮件等,证明劳动关系存在。
    • 同事证言、工作成果等辅助证据。
  2. 维权途径

    • 协商:优先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补签合同并支付赔偿。
    • 投诉: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时效2年内)。
    • 仲裁:申请劳动仲裁(时效1年,自劳动关系终止或权益受侵之日起算)。
  3. 仲裁流程

    • 提交申请书及相关证据。
    • 仲裁庭调解或裁决(一般45日内结案)。
    • 对结果不满可向法院起诉。

用人单位的常见抗辩与应对

  1. 抗辩理由

    • “已签合同但丢失” → 用人单位需承担举证责任,无法提供则视为未签。
    • “劳动者拒签” → 用人单位需书面通知签订合同并保留证据,否则仍需赔偿。
  2. 劳动者注意事项

    • 切勿签署空白合同或事后补签(需注明签订日期)。
    • 警惕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为由拖延签约(试用期也需签合同)。

特殊情形处理

  1. 兼职或非全日制用工:可不签书面合同,但需明确约定工作内容与报酬。
  2. 劳务派遣:由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合同,用工单位不直接签约。

法律依据与风险提示

  • 核心法条:《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82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
  • 风险提示
    • 劳动者:避免因证据不足导致维权失败。
    • 用人单位:双倍工资赔偿+行政处罚(最高每人5000元)。

不签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但法律为劳动者提供了明确的救济途径,劳动者应积极留存证据,及时维权;用人单位则需合规经营,避免因小失大,若遇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仲裁机构,确保自身权益最大化。

(全文约850字)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