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线谦大宏

首页 > 台词 / 正文

高考成语训练题及答案 集锦100句

2024-06-12 17:51:30 台词

一、高考成语训练题及答案解析

1、【处心积虑】: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2、【从善如登】:表示做好事很不容易。

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4、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5、【不亦乐乎】: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6、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7、【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8、【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强,振奋。原来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9、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0、当仁不让:当:遇到。遇到应当做的事就去做,不推让。

11、【相濡以沫】:患难中互相救助,而“相依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12、【休戚与共】:同甘共苦。

13、如果要在高考中使用成语,建议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逐渐理解和运用。掌握了基本的成语用法和意义,应考时才能游刃有余。

14、出言无状:说话没有礼貌。

15、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16、《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17、粗枝大叶:本形容简略或概括,后形容草率不认真细致。

18、甚嚣尘土: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喧嚣一时。

19、不刊之论:不可改易的言论。

20、良莠不齐,无所不至,明日黄花,评头论足,休戚与共,置之度外,翻云覆雨,弹冠相庆,无可厚非,不胫而走,身临其境,期期艾艾,耿耿于怀,因人成事,耳提面命,耸人听闻,咬文嚼字,处心积虑。

二、高考成语训练题及答案大全

1、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2、【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3、【赏心悦目】:主浯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4、高频四字成语

5、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6、高中语文考试常考四字成语及解释:

7、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8、不求闻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9、如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

10、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11、高考高频的180个成语篇3

12、因为汉语中的成语非常丰富,尤其是四字成语更是应试考试中的重点,常见的有:各有所长,千奇百怪,前所未有等等。这些成语既有褒义也有贬义,考生要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成语。

13、【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恨。

14、【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15、【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表示非常的渺小。

16、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17、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而不指某时。

20、【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三、高考成语训练题及答案详解

1、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3、【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4、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四章:“‘有志竟成’,总有我们的一天。”

5、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达到很高的成就。

6、梁上君子: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7、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8、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9、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10、犬牙交错: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11、因为高考语文中常常会涉及到成语的应用,而四字成语因为短小精悍、意义深刻,所以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

12、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13、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搪言·今年及第明年登科》: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例句对大多数人来说,金榜题名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14、常见的高频四字成语有:一丝不挂、半途而废、不可思议、不屑一顾、不知所措、大公无私、大言不惭、东山再起、风雨同舟、高瞻远瞩等等。在备考高考语文时,适当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成语,可以提高文章的语言水平和得分率。

15、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若的境地。

16、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7、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18、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19、道貌岸然:道貌:庄严的外貌。岸然:高傲的样子。多指人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20、高考高频的180个成语篇2

四、高考成语专题训练及答案

1、【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3、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4、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5、【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7、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8、成语应该是:无法自拔。一般用来形容人一旦陷入某个局中,没有外力帮助自己无法脱身出来。原文的意思就是:钉在物体上的钉子,自己是无法把自己拔出来的。因此锤子上有钉子。锤子上有钉子,想用锤子一头拨出所猜出的成语应该就是:无法自拔。

9、【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10、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含贬义。

11、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12、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等。

13、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14、【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15、【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16、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17、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18、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19、大而无当:当:底。大得没有边际,表示大而不合用。

20、【数典忘祖】: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五、高考成语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1、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2、【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3、【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4、【弹冠相庆】: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5、【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6、【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7、故事:三国时,有一位赵国名将—赵括,他年轻时学习兵法,谈起兵事,他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接替廉颇成为一名将领,在长平之战中,他只知道根据兵书上的说法进行谋划,但是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

8、专拣⼤路⾛猜⼀成语——谜底:微不⾜道

9、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0、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1、【无所不至】: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12、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13、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动。里:内部。指学习要切实。形容言论或文章说理透彻、深刻。

14、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15、高考高频的180个成语篇4

16、近义独占鳌头蟾宫折桂榜上有名雁塔题名反义榜上无名名落孙山

17、【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18、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19、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20、【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