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6、——《论语·子罕》
7、一个人有仁、有知、有信、有直、有勇、能刚当然非常好,但如果不好学,都是有致命的短处。这里强调了知识修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倡导积极学习,主动探求知识。
8、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9、学无止境,勇攀高峰
10、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11、白话释义:不具备‘仁’的修养的人不能长久地保持朴素的本质,不能安然于俭朴的生活,也不能体验生命本具而长久的快乐。具备“仁”的修养的人是坚持、安守‘仁’的品格,有智慧的人会运用‘仁’的原则以求得利益.
12、在这里,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
1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14、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
15、破釜沉舟,战则必胜
1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19、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20、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2、子曰: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6、——《论语·为政》
7、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9、孔子的名言写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
10、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2、与其轻人,不如重我;
1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4、——《论语·泰伯》
1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8、人之幼稚,不学则愚
19、告诫其弟子,首先要充实自己,要有真才实学,才能谈得上遇到伯乐。
20、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
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2、古时候的人大多为了完善自己而学,今天的人求学大多是为了沽名钓誉。所以学习者要努力加强修省躬行的自觉性,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学问。
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5、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
6、孔子名言该怎样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
7、——《论语·述而》
8、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9、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白话释义:只要他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遇到国家有为难而愿意付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的境遇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1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孔子
13、白话释义:礼的应用,要以能够斟酌损益,从容中和为最可贵。
14、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5、君子力学,昼夜不息也。
16、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17、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2、食之以时,用之以礼;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论语·子张》
6、要想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的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了教师魅力的引领,学生的学习自然会“欲罢不能”,何患不“自主”?
7、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
8、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的坦诚相待。正因为孔子对他的学生有着无限热爱之情,才使得他在教学过程中不知疲倦,真诚无私,因而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9、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2、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13、德不孤,必有邻。
14、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
1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6、矢志向学,敢于胜利
17、——《论语·卫灵公》
18、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
19、学海无涯,心存高远
2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论语·宪问》
2、——《论语·学而》
3、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5、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孔子家语》
6、谈泊明志,宁静致远;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8、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听其言而观其行。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孔子
10、生之初,不食则死;
11、观海得深,瞻天见大;
12、力求有功,方能无过;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
16、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17、道德精神的培育,工作能力的锻炼,知识内蕴的充实,学术精神的涵泳,都必须依靠一种锲而不舍的自持力。
18、而不舍,金石可镂。
19、白话释义: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20、奋发有为,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