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为它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长期未控制会严重损害心、脑、肾等器官,血压到底多高才算高血压?如何判断自己的血压是否正常?本文将详细解答这些问题,并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建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权威医学机构(如美国心脏协会AHA、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定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诊断高血压通常需要多次测量(非同日3次以上),并排除短暂因素(如紧张、运动后)的影响。
过去,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140/90 mmHg,但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将标准调整为≥130/80 mmHg,这一调整基于大量研究,证明即使血压在130-139/80-89 mmHg范围内,心血管风险仍显著增加,部分国家(如中国、欧洲)仍沿用140/90 mmHg的标准,具体需结合医生建议。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
生活方式调整:
药物治疗:
如果生活方式调整无效,医生可能开具降压药(如ACEI、ARB、钙拮抗剂等)。
定期监测:
高血压患者应每周测量血压,并定期复查。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因指南不同略有差异,但核心原则是:血压≥130/80 mmHg需警惕,≥140/90 mmHg应积极干预,早期发现和科学管理是关键,定期体检、健康生活方式能有效降低风险,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