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有:兴高采烈。
2、望洋兴叹[wàngyángxīngtàn]
3、带寐的成语:夙兴夜寐、寝不成寐、寝不聊寐、晨兴夜寐、夜不成寐、夕寐宵兴、梦寐以求、蚤兴夜寐、恍如梦寐、寤寐求之、明发不寐
4、形容兴趣浓厚。
5、兴致高,情绪热烈。[近]兴致勃勃。[反]无精打采。
6、今义现常用来形容兴致高涨,情绪热烈。也用来形容呈现出来的欢乐气氛。
7、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7回:“你是谁?在此兴波作浪?”
8、兴高采烈,兴趣爱好,兴致勃勃,兴风作浪,兴师动众,兴师问罪,兴奋过度,兴旺发达,水波不兴,兴趣盎然,兴国安邦,兴奋不已,大兴土木,人丁兴旺
9、妹妹一大早就兴高采烈地开始打扮,准备去参加幼稚园毕业典礼。
10、基本兴:兴致,兴趣;采:神采,情绪。
11、兴高彩烈、兴趣盎然、
12、【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君臣》:“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
13、造句:她姨姨倒不是个媒婆子;不过是兴不由己,有口无心地张嘴搭话。康濯《春种秋收》
14、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15、拆西补东:比喻临时勉强凑合应付。同“拆东补西”。
16、意思是形容兴致高,兴趣浓厚。
17、意兴盎然、繁荣兴旺、见哭兴悲、
18、阑珊:衰落。将残、将尽的意思。
19、兴致勃发[xìngzhìbófā]
20、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1、避世墙东: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
2、道西说东:指乱加谈论。
3、兴怱怱[xīngcōngcōng]同“兴匆匆”。
4、兴:兴致,兴趣;采:神采,情绪。
5、成语:兴不由己
6、有很多带“兴”的成语,这里列举一些比较常见的:
7、六一节到了,那天早上,我一到学校就兴冲冲地往教室里跑。到了教室里,就看到讲台旁边放满了许许多多的东西,有零食,玩具,我的心里乐滋滋的。 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他兴冲冲地对我说,明天他要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
8、兴致:兴趣;勃发: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
9、另外,兴什么盛什么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如果一个人对音乐很感兴趣,那么他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音乐,最终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总之,兴什么盛什么是一个很有智慧的成语,它提醒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抓住机遇,才能取得成功。
10、【解释】兴:兴起。两处老鼠的不同境遇使李斯兴起感叹,感叹人的贤与不肖,着急在于自处。
11、现常用来形容兴致高涨,情绪热烈。也用来形容呈现出来的欢乐气氛。
12、兴师动众、作浪兴风、
13、兴冲冲[xìngchōngchōng]状态词。形容兴致很高。
14、兴利除弊、去害兴利、
15、是成语:兴高采烈,
16、成语释义兴:掀起;作:兴起。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17、含兴的成语有:兴高采烈。
18、球赛虽已结束,但球迷们仍意犹未尽,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刚才比赛的情况。
19、带兴的四字成语:兴高采烈、兴致勃勃、
20、无精打采、闷闷不乐、愁眉苦脸、长吁短叹、灰心丧气、冷水浇头、没精打彩、垂头丧气
1、光明磊落,光明正大,百废待兴,
2、【解释】:原为孙中山在建立兴中会时提出的挽救国家危亡的口号。现指奋发图强,使祖国更加繁荣强大。
3、解释:指正在兴头上,对自己的言行控制不住。
4、没有兴什么盛什么的成语。
5、兴什么盛什么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什么事物兴起,什么事物就会繁荣发展。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只有抓住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取得成功。比如说,现在电子商务兴起,很多人开始创业开网店,因为这个行业发展迅速,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6、兴匆匆[xìngcōngcōng]心里高兴而行动快速貌。
7、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兴师动众,兴妖作乱。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兴旺发达,兴趣盎然,兴致勃发,兴风作浪兴亡祸福,兴邦利国,兴师问罪等等还有很多,有关兴字开头的成语。
8、兴趣盎然[xìngqùàngrán]
9、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
10、【示例】太仓失陈红,狡穴得余腐。既兴丞相叹,又发廷尉怒。——宋·苏轼《鼠须笔》
11、这些成语大多涉及到情绪、气氛、环境和社会等方面,非常丰富多彩,也非常常见。
12、解释: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同“兴师动众”。
13、【出处】:《左传·庄公十四年》:“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
14、:贼头鬼脑、迷头认影、肥头胖耳、蒙头转向、十字路头、乱头粗服、白头相守、评头品足、愣头愣脑、不劣方头、草头天子、油头滑脑、头痒搔跟、伸头探脑、白头蹀跇、龙头锯角、狗头军师、蝇头蜗角、燋头烂额、昏头昏脑、佛头着粪、科头箕踞、一身两头、有头有尾、有头有脸、傻头傻脑、三头六面、大头小尾、交头接耳、白头到老
15、褒贬色彩含喜悦意
16、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17、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18、【解释】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19、《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早见那长随霍士端兴怱怱的走上来道喜。”
20、【解释】:妖物因人而生。指不正常事物是由于人自己不严肃、不正派引起的。
1、应该是兴风作浪,兴高采烈
2、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3、释义:形容兴致很高。
4、欢天喜地、喜气洋洋、欢欣鼓舞、手舞足蹈、载歌载舞、喜上眉梢、兴致勃勃、心花怒放、精神焕发、精神奕奕、欣喜若狂
5、兴风作浪,兴高采烈,兴高彩烈,兴国安邦,兴趣盎然……。
6、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趣浓厚,情绪高昂。
7、【示例】古之明王,所以能兴利除害者,非他,盖弃小而取大耳。——唐·白居易《议罢漕运可否》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9、兴高采烈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10、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11、兴开头的成语
12、【出处】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等到兴尽意阑,便各自回去睡觉。”
13、出处: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安排打凤牢龙计,准备兴邦立国机。”
14、【示例】等到兴尽意阑,便各自回去睡觉。——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15、只有以兴开头和以盛开头的成语,比如:
16、兴兵动众:xīngbīngdòngzhòng
17、【出处】《史记·李斯列传》:“观仓中鼠,拿积粟,居大庑,不见人犬之居。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也,在所自处耳。’”
18、解释:邦:国家。建立并振兴国家。
19、出处:《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汉·张竦《为刘嘉作奏称莽功德》:“兴兵动众,欲危宗庙,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20、兴致勃勃[xìngzhìbóbó]
1、掀起风浪。比喻制造事端。
2、兴、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
3、兴冲冲xìngchōngchōng。
4、【出处】:孙中山《兴中会章程》:“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5、带有兴字的词语:兴趣、兴致、即兴、尽兴、兴会、兴奋、兴旺、扫兴、复兴、诗兴、兴师、雅兴、新兴、时兴、兴国、酒兴、兴盛、意兴、兴建、豪兴、兴学、兴兵、兴衰、作兴、游兴、兴修、兴许、兴革、兴隆、兴替、兴味、兴叹、败兴、兴亡、兴办、中兴、兴起、背兴、助兴、谈兴
6、盛极一时,盛况空前,盛气临人,盛气凌人,盛情难却……。
7、【解释】阑:残,尽。兴味和情趣都没有了。
8、游兴未尽、一言兴邦、六畜兴旺、睹物兴悲、闻风而兴、意兴索然、止戈兴仁
9、马首欲东:指东归;返回。
10、举例造句:那厮见了,不欧个死,也有九分没气。他必然兴兵动众,拼命而来,当如何对付他,愿闻众位妙策。
11、东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