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清风何处来,先此高高台。兰丛国香起,桂枝天籁回。
3、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4、昔多松柏心,今皆桃李色。愿言造物者,回此天地力。
5、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范仲淹《野色》
6、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7、落红不是无情物,
8、《登表海楼》
9、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因为自己在名、利、权等外物上得到了什么而高兴得很,也不因为自己在名、利、权等外物上损失了什么而内心伤悲。这句话是说,要有不计较自己的外物得失的宽阔胸襟,而始终保持心怀天下、一心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
10、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11、感于万物并通过万物体现出来。
12、落花并非无情地离弃这个世界,而是为了溶入泥土,催生另一轮的绽放。
13、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流泪的也不只是征人,将军也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伤流泪。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14、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15、范仲淹写过的名言名句:
16、但是太阳却还是逐渐往西山落下.
17、明月楼高休独倚。——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8、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19、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0、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1、家庭虽然贫困,但志向不改,酷爱读书,如饥似渴。
2、出自北宋·范仲淹《渔家傲》。将军整夜都睡不着觉,头发已经花白,戍守边疆的的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这两句诗词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的激情与浓重的乡思构成了复杂而矛盾的心绪。
3、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4、心裏因即将到来的离别澎湃不已.
5、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6、范仲淹的“与时消息”则继承了刘勰的“为情而文”观和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7、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8、出自宋·范仲淹《御街行》。无由,没办法。诗句描写忧愁难消之苦。“愁肠已断”是夸张,强调忧愁的程度。“无由醉”也是强调忧愁之深重,借酒浇愁也无效。“酒未到,先成泪”,是夸张修辞手法,属于“超前夸张”。按正常逻辑,应该是先喝醉了酒,再真情流露而流泪。这里让泪先于酒,意在强调忧愁的深重。
9、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10、语出宋·范仲淹。即便家庭贫困,也不会改变其志向,喜爱读书如饥似渴。
11、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兴高采烈,也不因为自己遭遇的不幸而垂头丧气。
12、黯乡魂,追旅思。——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3、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处在朝廷中为官,就应当为其老百姓担忧,处在江湖之中,就应当为其君主担忧。
1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6、憔悴泽边人,独醒良可惜。
17、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18、夫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
19、把政治教化和为情造文有机有机结合起来,范仲淹批判宋初诗坛的盲目模仿之风和无病呻吟之态,主张诗歌创作要忠于生活现实,符合时事,不为空言。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莫道官清无岁计,满山芝朮长灵苗。
2、宋·范仲淹《江上渔者》。你们看看那些驾着小船的渔夫,在风浪波涛汹涌的江上出没是多么危险艰辛。诗句表现了对艰辛捕鱼的渔夫的深切同情。
3、宋代:范仲淹
4、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句:“《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苏幕遮.碧云天》: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5、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范仲淹《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6、日星隐曜,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7、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8、范仲淹是北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
9、明年桃李开,禹浪如霞高,之子可变化,咫尺登金鳌。
10、这两句都是来自岳阳楼记,第一句是先于天下人承担忧患,后于天下人享受快乐。这是最为崇高的人生境界,每个人都应深深体会其中的含义,以此作为提高道德修养的箴言;第二句不因为自己在名、利、权等外物上得到了什么而高兴得很,也不因为自己在名、利、权等外物上损失了什么而内心伤悲。这句话是说,要有不计较自己的外物得失的宽阔胸襟,而始终保持心怀天下、一心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
11、《灵乌赋》。宁愿鸣叫而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默默的活着。
1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13、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4、化作春泥更护花。
15、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16、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1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9、谁言吾子青春者,意在生民先发讴。
20、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1、吟鞭东指即天涯。
2、春尽桃花无处觅,空余流水到人间。
3、其词作内容和风格丰富多样,有直接写艳情者,也有跳出艳情之外者,正是过渡时期遗留下来的深刻痕迹。
4、语出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身在朝廷围观,就要为其百姓忧虑。身处于江湖之中,就要为其君主忧虑,这句话体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思想。
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6、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7、诗歌上,范仲淹主张“范围一气”、“与时消息”。
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9、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0、春山雨后青无限,借与淮南洗眼看。
11、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12、语出北宋范仲淹《治体·答手诏条陈十事》。只有坚守自身的高尚节操,才能够惩治奸恶之徒,才能够镇住那些奸猾的人们。只有这样法律才能够公正,人民也不会蒙受冤枉。
13、范仲淹继承了孟子的“浩然之气”,又将曹丕的“文气说”、陆机、钟嵘的“感物说”和“天人合一”的诗学思想捏合在一起,他认为,诗人创作的冲动与意向,是秉承大道之“一气”。
1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15、语出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因为获得名利等外物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境遇不佳而悲伤。
16、从此以后我们将各分东西难再聚.
17、范仲淹的名句中最耳熟能详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1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0、第一,划粥断齑。范仲淹在邹平县长白山醴泉寺读书的时候,生活非常艰苦。他熬上一盆稀粥,经过一个晚上的凝固,第二天就划成四块,这便是“划粥”,早晚各取两块食用。佐餐的菜蔬就是自然生长的野菜。他把野菜弄碎,拌上油盐就餐,这便是“断齑”。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就这样过着“划粥断齑”的清苦生活,划粥断齑成语故事就是由范仲淹而来。
1、一带林峦秀复奇,每来凭槛即开眉。
2、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4、名篇《岳阳楼记》,全文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动静相生,思想境界崇高,成为杂记中的创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6、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11、语出范仲淹《岳阳楼记》。在天下人之前忧愁哦,而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快乐。指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
12、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13、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崢嵘。勗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14、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5、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先于天下人承担忧患,后于天下人享受快乐。这是最为崇高的人生境界,每个人都应深深体会其中的含义,以此作为提高道德修养的箴言。
16、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17、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护花。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18、纷华暂时好,俯仰浮云散。淡泊味愈长,始终殊不变。
19、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20、出自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苍苍,深青色。泱泱,深广的样子。风,作风,风度。先生的品德如同那青青的山峰和深广的江水,崇高伟大,影响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