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退休年龄的相关政策也不断调整。近年来,关于“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引起了广泛关注。事业单位女性究竟多大年龄退休呢?小编将为您详细解析。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事业单位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并非统一,而是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岗位有所差异。
一般情况下,经过事业单位人事行政主观部门录用的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而在生产岗位上长期工作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
(1)普通男干部,年满60周岁;
(2)普通女干部,年满55周岁;
(3)因病或非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男干部,年满50周岁(病退);
(4)因病或非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女干部,年满45周岁(病退);
(5)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干部,退休年龄根据伤残等级确定。(1)相当于处级、专业技术岗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年满60岁;
(2)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其他女性,年满55岁;
(3)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女性、机关女工人,年满50周岁。《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明确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近年来,国家针对不同地区和行业,出台了多项退休年龄调整政策。例如,《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细则》规定,正常退休的男性工作人员年满60周岁,女性工作人员(包括女干部和女工人)年满50周岁。
我国事业单位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并非固定,而是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岗位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女干部和女工人的退休年龄分别为55岁和50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未来退休年龄政策可能还会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