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简称“个税”)是每个劳动者都需要关注的重要税种,无论是上班族、自由职业者,还是兼职人员,只要收入达到一定标准,就需要依法缴纳个税。工资多少要交个人所得税? 具体如何计算?又有哪些减免政策?本文将详细解答这些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个税规则。
根据现行《个人所得税法》,中国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减除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即“起征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说: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具体如下:
月应纳税所得额(元)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元) |
---|---|---|
≤3000 | 3 | 0 |
3000-12000 | 10 | 210 |
12000-25000 | 20 | 1410 |
25000-35000 | 25 | 2660 |
35000-55000 | 30 | 4410 |
55000-80000 | 35 | 7160 |
>80000 | 45 | 15160 |
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 = (月收入 - 5000 - 专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除了5000元起征点,纳税人还可享受以下扣除,进一步减少应税收入:
举例计算:
小明月薪10000元,社保公积金合计2000元,专项附加扣除2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 - 5000 - 2000 - 2000 = 1000元
应纳税额 = 1000 × 3% - 0 = 30元
年终奖可单独计税(2024年前过渡政策),按“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12”确定税率,但2024年起将并入综合所得计税,可能增加税负。
个税缴纳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了解规则不仅能避免税务风险,还能合理降低税负,若月收入超5000元,建议通过个税APP查询专项扣除,确保应享尽享政策红利!
(全文约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