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急救,夏季高温下,如何迅速有效地应对中暑情况?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中暑的急救处理方法。
一经发现中暑先兆或轻症中暑,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去除衣物,口服淡盐水或含盐电解质饮料,用湿毛巾擦拭全身降温。对于不能配合饮水、意识不佳者,应送医并可能需要入院静脉补液。
在500毫升水中加入4.5克盐、25克葡萄糖,制作“糖盐水”,有助于补充电解质及矿物质,缓解中暑症状。
将冰水、冰袋放在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迅速降温。注意:老年人和体质较差者浸泡时长不要超过10分钟,以免发生低体温。
立即采取能迅速降温的方法,如将患者头部以下浸泡在冷水中,越早降温越能有效避免患者死亡。需注意老年人和体质较差者浸泡时长不要超过10分钟,以免发生低体温。
如果患者已经昏迷,此时不宜喂水,以免引起窒息。
如果患者呼之不应、无自主呼吸、摸不到脉搏,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R)。
让中暑患者立刻脱离高温、高湿的环境,转移到通风阴凉处,将身上的衣物全部去除后平躺。
使用凉水或冰块擦拭全身,加风扇,使至身体水分快速蒸发,对流散热。
在进行上述急救措施的应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疗人员的到来。
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给身体补充水分、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紧急送往医院治疗。
应尽快将患者移至清凉的地方,用凉的湿毛巾敷前额和躯干,或用湿的大毛巾床单等将患者包起来。用电风扇、有凉风的电吹风或扇子为其降温。注意:不要用酒精擦拭其身体,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易中暑。
包括迅速将患者转移到室温低于20℃的房间,脱去多余的衣物;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以降温;药物治疗,如异丙嗪,以调整体温中枢、扩张血管,达到辅助降温的目的;吸氧;补液治疗,以纠正电解质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