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2、——李白《静夜思》
3、“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4、银汉无声转玉盘:其中将月亮比作了玉盘是借喻的手法,银汉无声将银汉当做人来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句诗的意思是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5、“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你别看天台山有四万八千丈高,就它,对着这天姥山,也是面向天姥山的东南方向倾倒,甘拜下风。
6、“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7、这里运用比喻手法,把月光比作了霜。
8、若非……会向……”:是关联句,“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9、作为一名被后人盖章确认过的“诗仙”,又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谪仙人”,写诗夸张那自然是不在话下,信手拈来,落笔成诗。
10、“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11、鉴于此诗夸张处太多,我就不一一翻译解释了。列句如下——
12、“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它的表达作用是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朋友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13、比喻:以举头望明月和低头思故乡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加深了对故乡的感情。
14、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15、比喻手法,把照在地上的月光比喻成一层霜。静夜思【作者】李白【朝代】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16、“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说天姥山与天相连,直入天空,山势比五岳还高抖峻峭,把赤城山都给挡着了;
17、“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多么危险又多么高峻壮观啊!这个蜀道真是太不好爬了,让我上天我还可能爬上去,但这条道,就这条蜀道,哎妈呀我太难了!
1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9、这里运用比喻手法把露水比作了珍珠,把月亮比作了弓。
20、“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他让人们真正了解什么是诗,他让世界了解中国唐诗的博大精深。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要说李白的诗,都有哪些绝妙诗句运用过夸张手法,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首上学时点灯熬油背诵的“蜀道难”。
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6、梦安认为,这首诗的夸张,不亚于刚才“上青天”。
7、第二个想到的,同样是采用凝神冥想招式背诵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8、酒杯一挥是生命的舞动,岁月是他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耿直,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柔美。
9、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10、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中生。”
11、接下来,梦安邀请您看这位李大才子夸张的连环表演。
12、起句就自己个儿搁哪儿感叹了,“噫吁嚱”—哎呀,哎呀呀……
13、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14、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中常常运用比兴手法,以丰富形象和表达意境。比如他在《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将明月比喻为床前的霜,巧妙地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清冷。在《将进酒》中,他将自己比作“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山尽和河流的壮丽景象来表达自己豪情万丈的心境。这些比兴手法使他的诗作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5、这些都有够夸张的。
16、——白居易《暮江吟》
17、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运用了借代、双关的修辞手法,诗中的“折柳”,是由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18、夜深人静,白露微凉,月色清辉,落叶纷飞。
19、还有一些精彩的夸张句,也列一些与诗友们共享——
20、“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1、“赐金放还”之后,他愤然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4、这里运用比喻,把瀑布比作了银河。
5、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6、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7、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8、出自唐代卢纶的《裴给事宅白牡丹》
9、出自唐代韦应物的《咏露珠》
10、出自宋代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
1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12、“连峰去天不盈尺”;
13、“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1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5、比喻:用长风破浪会有时和直挂云帆济沧海来比喻人生的坎坷和挣扎,表达要勇往直前的精神。
1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7、傲岸独立的个性。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日,始终保持傲岸不羁的个性。应诏入京之时,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9、“扪参历井仰胁息”;
20、出自唐代李白的《古朗月行》
1、——《望庐山瀑布》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答:李白《送友人》运用对仗、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产生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比喻:用春眠不觉晓和处处闻啼鸟来表达春天的美好,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充满生机的景象。
6、比喻:用夜深人静、白露微凉、月色清辉和落叶纷飞来形容秋夜的宁静美景,增添了秋夜的诗情画意。
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8、面对炙手可势的权贵,他始终保持着人格的尊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西卒不复。”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再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还有“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比喻有“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留着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比喻:以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来表现月光的清冷,增加了月夜的寂静感。
14、李白的诗词中,最长用的有夸张,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来描写事物,比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