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赏析:语言描写,突出了披麻戴孝这种刑法的残忍、歹毒,反映了敌人的凶残、恶毒、丧尽天良。
2、张皇失措: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3、不顾一切焦躁不安慢条斯理迎刃而解号啕大哭可怜巴巴光彩照人
4、青年下意识地把书压住胸口,像自卫一样地望着对方。
5、“你们这里真有点挤,”陈松林看了看窄小的床铺,“两个人,一个铺,怎么睡啊?”
6、千方百计:形容想尽一切主意,用尽各种方法。
7、措手不及: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处理。
8、余新江比他大几岁,参加斗争也比他早,从来对他都很严格,调动工作的时候,还严格地告诫他,离厂以后,不准和过去的任何朋友、同志往来。可是,甫志高的性格和领导作风却完全不同,一直鼓励他大胆工作,而且关心、体贴,很少说句重话。
9、似乎证明他估计的正确,耳边又传来一阵春雷般的响声。(P
10、焦躁不安:着急,烦躁,坐立不安的样子。
11、赏析:“最舒适”、“轻轻”写出了人们对重伤的人的关心和体贴。
12、“炮厂闹成啥样了?”陈松林一点也不掩盖,冲口说道:“让我回厂去看看嘛!”
13、一瞬间,他仿佛看见了那部巧妙的机器的影子,正像一部小型的脚踏平版印刷机。……是的,就是这样!可是当他把铅笔伸向绘图纸,眼光刚刚移到洁白的纸上时,机器的幻影却变得模糊乃至空无所有了。
14、昏昏沉沉: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样子。
15、自力更生: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起来。
16、掩人耳目、风吹草动、倾巢出动、整装待发、形势严峻、雨雾蒙蒙、映入眼帘、热泪盈眶、不屑一顾、蛮不讲理、目不转睛、一举一动、瑟瑟发抖、得意洋洋
17、赏析:天气又变得寒冷起来,暗示了时局的变化,预示着敌人又变得嚣张跋扈起来。
18、时局迅速变化,正像这变幻无常的天气,几天霪雨,又变得寒冷起来。
19、喜出望外:因遇到出乎意料的好事而高兴。
20、掩人耳目: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
1、夜深了。歌乐山上的狂风,一阵紧一阵地呼啸着,飞卷落叶,寒冷彻骨。签子门外半明半暗的狱灯,在咆哮的狂风中不住地摇晃。(P
2、墙角背风处,铺设出一个全室最舒适的铺位。人们把重伤的人抬过去,让他轻轻躺下。
3、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响声比作春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响声的洪亮,表达了牢房里的人们听到响声后的惊喜、激动和兴奋。
4、生气勃勃: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5、第十二章:暴雨过后,余兴江与老师相认;汽车疾驶,许云峰被抬入牢房;许云峰高唱《国际歌》,同志们放声应和;女牢中“监狱之花”诞生,放风时,龙光华取水被打。
6、话声未完,她就一阵风似的跑开了。
7、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特务比作毒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务的阴险、歹毒,表达了作者对特务的仇恨和厌恶。
8、身败名裂:指地位丧失,名誉败坏,遭到彻底的失败。
9、初露头角:刚开始展露技艺或才能。
10、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11、第十一章:补叙刘思杨被捕,渣滓洞敌人用断水折磨革命者,龙光华抄叶挺的《囚歌》激励大家意志,老大哥劝大家吃霉臭的米饭,特务屠杀革命者。
12、这是一条毒蛇,他的一切伪装,无非是为了骗取信任,以便从集中营里探查地下党的线索。
13、点头哈腰:形容恭顺或过分客气。
14、他记得甫志高的叮咛,不肯再说什么。
15、人心惶惶:形容每个人都内心惊惶不安。
16、深思熟虑:反复地、深入细致地思索考虑。
17、不顾一切:什么都不顾。
18、瞬息万变: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19、好词摘抄:胸口梗塞恸哭出声头昏目眩满怀悲愤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呐喊助威
20、在最艰苦危险的黑暗年代,党和他只能保持单线联系,几个月才能和上级见一次面。
1、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异常镇静沉着。
2、随着全国胜利形势的逼近,他心里的许多打算,现在应该尽快地着手进行。
3、最近一些时候,甫志高对长期宁静的生活,渐渐地不能满足了。
4、声东击西:表面上声称攻打东边,实际上却攻打西边。军事上是迷惑敌人、出奇制胜的一种谋略。
5、第十四章:叛徒出卖,江姐被捕。游击队途中援救,狗特务奸计得逞。
6、以前的革命先烈们真的是太有爱,意志力太顽强了。比如龙光华回到监狱中,全体狱友都照顾他,他即使是昏迷的时候,还不忘对党的热爱;龙光华死了后,他狱友又帮助满足他所有的愿望,如果没有革命先烈的可歌可泣的顽强拼搏,真的不会有我们今天这么好的日子,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7、甫志高坦然地回答道:“你说咧?凡是对群众有利的工作,我们党何曾拒绝过?作为一个革命者,特别是地下工作人员,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和气魄,从群众的利益出发,自觉地为党贡献一切力量!如果一个地下党员,看不见明天,看不见胜利,不敢挺身为党为群众献身,只是坐待党给他安排工作,那就不是一个真正有觉悟的共产主义者!”
8、风吹草动: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9、《红岩》第十三章概括:
10、宁死不屈:宁愿死也不屈服。
11、如临大敌:好像碰到了强大的敌人一般。形容把形势看得十分严重、紧张。
12、迎面走来一位姑娘,蓝旗袍,短大衣,头发剪齐耳根,圆圆的脸蛋上,笑盈盈地现出两个酒窝。她一见陈松林,就把书包一甩,像要打他似的,笑道:“小陈,到学校来玩也不看看我。上回在训导处门口,特务气势汹汹地吓人,你也不给我撑撑腰!”
13、第十三章:龙光华牺牲,革命者愤怒。要求追悼龙光华,谈判代表被拘禁,难友们绝食抗议四天不动摇,特务们用米饭肉片诱惑终失败,绝食抗议获得成功。
14、头昏目眩:头脑昏晕,眼睛发花。同“头昏目晕”。
15、热泪盈眶:盈:充满;眶:眼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16、今天他又亲眼见到了那青年,他相信自己的眼力很准,不会看不透那年轻人。
17、严刑拷打:现代常用词语,意为对犯人用酷刑。
18、好句:可是,那春雷一般的,万众一心的声浪,一旦升起,怎会被这嗡嗡的苍蝇的阻扰而停歇?赏析:这句话说明了:当万众一心时,才不会被敌人所推垮。
19、带罪图功:带着罪过谋取功劳,用以赎罪。
20、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1、又向前走了一段路,看得稍微清楚了。高高的城楼上,挂着几个木笼子。啊,这不是悬首示众吗?江姐一惊,紧走了几步,仔经一看,木笼子里,果然盛着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
2、一本正经:形容庄重严肃,非常认真。多用于贬义。
3、对着小陈睁大了的圆眼睛,甫志高目光闪闪地告诉他:“我们扩大书店的着眼点,是给党作更多的工作。既完成联络站的任务,又秘密地卖进步书刊。你想想看,当那些读者激动地从你手上得到新的知识和各种宝贵文件时,你不是为党作了更多的工作吗?”
4、赏析: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预示着敌人的屠杀即将开始。
5、有勇有谋:既有胆量又有计谋。
6、穿过这乱哄哄的街头,他一再让过喷着黑烟尾巴的公共汽车。这种破旧的柴油车,轧轧地颠簸着,发出刺耳的噪音,加上兜售美国剩余物资的小贩和地摊上的叫卖声,仓仓皇皇的人力车案的喊叫声和满街行人的喧嚣声,使节日的街头,变成了上下翻滚的一锅粥。
7、可是小陈没有拿出来,他不急于一次给他太多的东西。
8、一瞬间,他仿佛看见了那部巧妙的机器的影子,正像一部小型的脚踏平版印刷机。是的,就是这样!可是当他把铅笔伸向绘图纸,眼光刚刚移到洁白的纸上时,机器的幻影却变得模糊乃至空无所有了。
9、每天黄昏,是买书、看书的人最多的时刻,书店里挤来挤去的都是晚饭后从学校出来的学生。
10、毫不费力:一点也不花费力气,形容轻松容易。
11、二、好句摘抄及赏析。
12、花言巧语、自欺欺人、斩钉截铁、掩耳盗铃、一无所得、痴心妄想、枯瘦如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异想天开、出尔反尔、稍安毋躁、千方百计、万众一心、心旷神怡、目不转睛、自讨苦吃、玉石俱焚、识时务者为俊杰、回头是岸、针锋相对
13、“他说过,这是美国刑法,名叫‘披麻戴孝’,用纱布贴在冒血的密密针眼上,血水干了,特务又把和血肉凝结在一起的纱布一条条撕开。”
14、孤军奋战: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15、蛮不讲理: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16、擒贼先擒王:是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解决主要矛盾。
17、不屑一顾: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18、变幻无常:变化多端,令人难以预料。
19、过了江,北岸高高的石级,爬得成瑶直喘气,衬衣有点湿了,江风吹来,背心凉飕飕地很不舒服。擦擦额角上冒出的汗珠,渐渐望见了一座熟悉的烟囱的上半截,到家了!
20、赏析: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魔鬼、幽灵象征着特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务的阴险、歹毒,表达了余新江对特务的仇恨和厌恶。
1、在车站出口处,他们遇到了严格的检查,虽然江姐拿出了证件,但是军警还是查看了行李卷,这使江姐感到意外,清楚地看出这座县城完全被一种特别严重的白色恐怖笼罩着。如果不是司机沿途保护,他们很可能刚到目的地就出事了。
2、天翻地覆: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3、华为四面看看,附近没有人,便迅速拿出一叠粉红色的打字纸,递给了她。
4、愤怒的陈松林,什么也不想看了,绕过松林坡,径直朝华为的宿舍走去。他对那个受了伤的,被叫作黎纪纲的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感和同情。
5、倾巢出动:倾:倒出;巢:巢穴。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6、徐鹏飞不愿多想这些,他把手上的文件丢在一边,克制着自己的思路,他不相信严醉会比自己更高明。和共产党作斗争,即使是老奸巨猾的严醉,也未必能够稳操胜算。使他烦恼不安的,不仅是严醉的掣肘,更主要的还是如今共产党活动的灵活、机警,使得他一直找不到有用的线索。
7、龙光华牺牲,革命者愤怒。要求追悼龙光华,谈判代表被拘禁,难友们绝食抗议四天不动摇,特务们用米饭肉片诱惑终失败,绝食抗议获得成功。
8、“打水给你洗脚。”
9、特务办公室里刚刚添上了大灯泡,成群的魔鬼、幽灵样的黑影,在刺目的灯光下晃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