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析说明如下:
2、本文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我们可以将它看作诸葛亮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文中。这些智慧理性、简练严谨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3、这句话与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相似,都是奉劝人们淡泊名利,心中要有远大的志向。
4、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5、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
6、志当存高远出自《诸葛亮集·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注:志:志向。存:怀抱。
7、志当存高远!此名言深受世人喜爱,成为后人励志的座右铭而广为流传。许多长辈为激励莘莘学子,在见面礼上,往往都会送上这句名言以期许!
8、诸葛亮写给其外甥的这篇《诫外甥书》,全文不足百字,可谓“言简意赅”!向外甥阐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寄托他对外甥的殷切希望和嘱托,用情至深。文章开篇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夫志当存高远”!即做人应当抱有远大的志向。具有远大的志向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如何做到“志存高远”呢?围绕着“志向”,诸葛亮淳淳善诱地从正反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9、志当存高远出自《诸葛亮集·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1、《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此文曾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12、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13、诫子书的远意思是要志存高远。
14、《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15、其原文如下:
16、《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他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因此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17、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18、《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19、志当存高远!是诸葛亮《诫外甥书》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
2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最喜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集·诫外甥书》
3、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
4、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好一点~教科书里的~没错的
6、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
7、期待大家能有佳对出现。
8、意思:是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北洋水师中航速最快的一艘战舰就被命名为“致远”号,特指乘风破浪、势不可挡,奔向远方的意思。
9、“夫志当存高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训诫,见解精辟,发人深省,传承至今。
10、《诫外甥书》开宗明义,提出“志当存高远”的论断,强调立志尤其是树立与保持高远志向的重要性。
11、《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存高远”的座右铭,这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
1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3、应该是这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4、另外,《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15、尽管人的生命旅程各不相同,但只有那些志向远大、意志坚定的人,才能成为堪当大任、能做大事的优秀人才。
16、诫子书中句被称为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7、诸葛亮谆谆告诫外甥庞涣:一个人要有所造就,必须树立远大志向,同时还要有具体可行的措施和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否则,理想就可能堕为一种空想,志向就可能偏离正轨,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平庸下流。
18、志当存高远!许多的文人墨客都爱为其作和,却至今未有佳对。实为憾事!!其中稍好些的,笔者感觉只有“志当存高远,敢为天下先”和“志当存高远,勤必争朝夕”。
19、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0、注:志:志向。存:怀抱。
1、“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2、志当存高远,志:志向。存:怀抱。是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