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其人口数量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发布的数据,中国总人口(不含港澳台)约为12亿人,较2022年略有下降,标志着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这一变化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低生育率、老龄化加速和城市化影响等。
中国人口在20世纪经历了快速增长,从新中国成立时的约5.4亿(1950年)飙升至1980年的近10亿,计划生育政策(1980年代实施)虽有效控制了增长,但也导致生育率持续走低,2022年,中国人口首次出现61年来的负增长(减少约85万),2023年延续了这一趋势。
当前中国总和生育率(TFR)约为09(2022年),远低于维持人口稳定的2.1,主要原因包括: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8%(2023年),预计2035年将突破30%,这意味着:
人口流动呈现“东密西疏”特点:
政府正通过多项措施缓解人口危机:
中国人口结构转型是长期课题,短期内负增长趋势或难逆转,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将成为决定未来人口质量的关键,全球也将持续关注这一巨变对经济、地缘政治乃至气候议题的深远影响。
(字数:约7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