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云覆雨: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2、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3、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4、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养。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天灾人祸人民群众受饿的惨状。
5、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6、管中窥豹:从竹管里看豹子,比喻不全面的观察或认识。也比喻从观察到的一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7、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测量水。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片面狭隘。
8、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也比喻对事情的把握境界高远,能够十分轻松地驾驭。
9、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10、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1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12、百无聊赖: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
13、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14、符合题目要求的成语有:责无旁贷、瞻前顾后、众口铄金、不刊之论、真知灼见、安土重迁等。
15、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16、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也可写作“改弦易辙”。
17、逢人说项:碰见人便称道项斯的才学。比喻热心替人扬名或称道某事的好处。
18、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19、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比喻地势险要。
20、安土重迁:重迁,把搬迁看得很重。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1、易错成语:万人空巷
2、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草木、鸟兽等。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3、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4、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后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5、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6、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7、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8、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不忙;步,行行;当,当作。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在多用于表示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9、分条缕析:形容有条有理细致分类或剖析。
10、颠沛流离:形容生活困苦受挫折,流离失所,无处安身。
11、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12、罚不当罪:处罚和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13、当仁不让:当:遇到。遇到应当做的事就去做,不推让。
14、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15、分庭抗礼:原指宾客和主人分别站在庭院两边,以平等的礼节相见。后用以比喻互相对立,地位相当。
16、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17、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18、瞻前顾后: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
19、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不改变内容。
20、闭门造车:原来是按同意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后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
1、不求闻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2、不以为然:不以为是正确的。
3、粗枝大叶:本形容简略或概括,后形容草率不认真细致。
4、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5、高山景行: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6、出言无状:说话没有礼貌。
7、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8、等而下之:由这一等逐级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
9、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0、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词。
11、安土重迁:重迁,把搬迁看得很重。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12、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1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的境界。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14、安步当车:从容地步行,就当乘车一般。
15、误用:常被误解为巷子里空无一人。
16、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17、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18、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19、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20、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1、风云际会:比喻君臣遇合。也指遇到施展才能的好机会。
2、众口铄金: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3、责无旁贷: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4、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5、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完成了。
6、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
7、大而无当:当:底。大得没有边际,表示大而不合用。
8、暴虎冯河:暴虎,徒手搏虎;冯河,徒步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9、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10、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11、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
12、纲举目张:提起渔网总绳,所有的网眼都张开了。比喻抓住事物的要领,就可以带动全面。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13、凤凰于飞:指凤和凰比翼双方。用以比喻夫妻恩爱。
14、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15、沽名钓誉:故意做引人赞扬的事,捞取名誉。
16、各得其所:原来表示各自如其所愿,后来也表示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能得到适当的安排。
17、等闲视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
18、班荆道故:班,铺开;荆,黄荆,一种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19、高中语文考试常考四字成语及解释:
20、粉墨登场:用粉,墨化装,登台演出。也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1、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
2、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滚动;丸,弹丸。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3、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4、真知灼见: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5、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6、敝帚千金:敝,破旧。自家的一把破扫帚,却把它看得价值千金。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视。注意“敝”的写法。
7、不刊之论:不可改易的言论。
8、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达到很高的成就。
9、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10、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11、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12、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比喻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呼号的农民。
13、道貌岸然:道貌:庄严的外貌。岸然:高傲的样子。多指人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14、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感受到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身:亲身。
15、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16、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动。里:内部。指学习要切实。形容言论或文章说理透彻、深刻。
17、不逞之徒:不逞,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以后就称犯法或捣乱闹事的人为
18、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19、腹诽心谤:胸怀不满,心中怨恨。诽,谤:毁谤,说别人的坏话。
20、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正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