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cartoon)一词源自意大利语“cartone”,原指绘画或壁画设计时所用的草图或底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含义逐渐演变,如今主要指代一种通过简化、夸张和风格化的视觉形式来讲述故事或表达创意的艺术媒介,卡通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还承载着文化、社会评论和教育功能。
从历史角度来看,卡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当时艺术家如达·芬奇使用“cartone”来规划大型作品,但现代卡通的概念始于19世纪,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报纸和杂志开始刊登政治讽刺漫画,这些作品以幽默或尖锐的方式评论社会事件,英国杂志《Punch》经常使用卡通来调侃政治人物,这使得卡通成为一种强大的舆论工具。
进入20世纪,卡通逐渐与动画技术结合,形成了动画卡通(animated cartoon),华特·迪士尼的米老鼠(1928年)和弗莱舍工作室的贝蒂娃娃(1930年)等角色开创了动画的黄金时代,这些作品通过动态的绘画和配音,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卡通动画不仅娱乐了儿童,也吸引了成人观众,猫和老鼠》(Tom and Jerry)以滑稽的暴力幽默风靡全球。
卡通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
卡通的核心特点是夸张和简化,人物设计往往放大某些特征(如大眼睛、灵活的身体)以增强表现力,而背景和情节则被简化以突出主题,这种风格使卡通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成为全球流行的媒介,日本动漫(anime)虽然风格独特,但本质上也是卡通的一种变体,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复杂的故事线闻名。
卡通还具有深刻的社会功能,它不仅是娱乐,还常用于教育(如《芝麻街》教授儿童基础知识)和社会批判(如《南方公园》讽刺当代问题),在心理学中,卡通甚至被用作治疗工具,帮助儿童表达情感。
卡通是一种多维度、跨文化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幽默、夸张和创意连接着不同年龄和背景的观众,从古老的草图到现代的3D动画,卡通不断进化,反映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