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糖?
血糖,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Glucose),它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就像汽车的汽油一样,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动力,无论是走路、思考,还是心跳、呼吸,都需要血糖来维持正常运转。
血糖从哪里来?
血糖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 食物消化:当我们吃下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包、水果等),身体会将其分解为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
- 肝脏合成:空腹时,肝脏会将储存的糖原(Glycogen)转化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避免血糖过低。
- 其他物质转化:在极端情况下,身体还能将脂肪或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比如长期饥饿时)。
血糖有什么用?
血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它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细胞,在胰岛素的帮助下进入细胞内部,转化为能量(ATP),大脑尤其依赖血糖,如果血糖过低,人可能会头晕、乏力,甚至昏迷。
血糖如何调节?
血糖水平由两种激素精密调控:
- 胰岛素(由胰腺分泌):血糖升高时(如饭后),胰岛素帮助细胞吸收葡萄糖,降低血糖。
- 胰高血糖素(同样由胰腺分泌):血糖过低时,它促使肝脏释放储存的葡萄糖,提高血糖。
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激素也会在压力或运动时临时升高血糖。
正常血糖值是多少?
健康人的血糖水平通常维持在以下范围(空腹测量):
- 正常:3.9–5.6 mmol/L(70–100 mg/dL)
- 糖尿病前期:5.6–7.0 mmol/L(100–126 mg/dL)
- 糖尿病:≥7.0 mmol/L(126 mg/dL)
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 mmol/L(140 mg/dL),若超过11.1 mmol/L(200 mg/dL)可能提示糖尿病。
血糖异常会怎样?
- 高血糖(糖尿病):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神经,导致并发症如心脏病、肾病、失明等。
- 低血糖(<3.9 mmol/L):可能引发心慌、手抖、昏迷,需及时补充糖分。
如何保持血糖稳定?
- 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低GI)食物,如全谷物、蔬菜,避免过量甜食。
- 运动:规律锻炼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控糖。
- 监测:高风险人群(如肥胖、家族史)应定期检测血糖。
血糖是生命的“燃料”,过高或过低都会危害健康,通过科学饮食、运动和定期检查,我们可以有效管理血糖,远离糖尿病等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