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2、关于羊的成语:
3、神马行空九霄奋蹄普天瑞;仙羊下界三阳开泰遍地春。
4、十羊九牧、臧谷亡羊、羊羔美酒、
5、成语释义: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6、昌歜羊枣【chāngchùyángzǎo】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7、马岁事事合民意羊年处处沐春风承富启强马步快追华夏梦;蘸春濡喜羊毫大写价值观。
8、马去雄风在,羊来福气生。
9、羊群里跑出骆驼来、羊头狗肉、羊破菜园、羊触藩篱、羊续悬鱼、
10、羊狠狼贪、羊歧忘返、羊车望幸、羊真孔草、羊欣白练裙、羊踏菜园
11、饿虎吞羊[èhǔtūnyáng]: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造句:他仿佛饿虎吞羊般贪得无厌。
12、拼音:zānggǔwángyáng
13、有鸡羊草的成语,分别如下:
14、羊毛尘量、羊肠九曲、羊入虎群、羊质虎形、羊落虎口、羊肠小径、
15、八骏乘风去;三羊开泰来。
16、挂羊头卖狗肉——挂着羊头却出卖狗肉。比喻表里不一致;名实不相副打着好招牌;出卖低劣货色。
17、驱羊攻虎、饿虎吞羊、系颈牵羊、羊枣昌歜、虎荡羊群、
18、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19、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20、成语释义:胜: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1、闻鸡起舞、鸡鸣狗盗、鸡飞狗跳、鸡犬升天、鸡飞蛋打、金鸡独立、斗鸡走狗、牛鼎烹鸡、陶犬瓦鸡、鸡毛蒜皮、牛刀割鸡、鸡犬不宁、鸡犬相闻、缚鸡之力、鸡鸣狗吠、鸡肠狗肚。
2、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3、羊触藩篱——羊角勾挂在篱笆上。形容既不能进,也不能退。
4、饿虎扑羊——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5、马步不停追梦远;羊头又领带春新。
6、亡羊补牢,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7、【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8、羊质虎皮、爱礼存羊、
9、成语释义:成:成为,变成。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
10、出处:宋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谷虽殊竟两亡。”
11、问羊知马[wènyángzhīmǎ]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12、带羊的成语有
13、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4、卖狗悬羊——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谓名不副实。
15、成语解释:羊枣:黑枣;昌歜:菖蒲。曾皙喜欢吃羊枣,楚文王喜欢吃菖蒲。比喻人的癖好
16、带羊字的成语,例如:
17、成语释义:形容为数极多
18、饿虎攒羊[èhǔzǎnyáng]:攒:向一个目标簇拥。像饥饿的老虎向羊簇拥过去一样。形容动作而猛烈。,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造句:三人亦各时如怒海翻涛,时如饿虎攒羊,时如斗架山鸡。
19、亡羊补牢、歧路亡羊、牵羊担酒、羚羊挂角、顺手牵羊、问羊知马、
20、羊的四字成语羊羔美酒。羊羔美酒的意思:羊羔:酒名,因酿制材料中有羊肉,故名。味儿醇厚的好酒。羊羔美酒作宾语、定语;指美酒。
1、成语出处:《慈溪太后演义》第13回:“看似新机勃发,政局昌明,其实是徒袭皮毛,未得精髓,羊质虎形,济什么事?”
2、羊肠小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羊撞篱笆、羊贪狼狠、羊鹤版不舞、羊头马脯权、
3、成语释义: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4、解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5、羊毛出在羊身上、
6、【解释】:羊肠:像羊肠一样崎岖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许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岖曲折的小径和弯弯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艰难。
7、示例:《中国近代文论选·读新小说法》:“小说固不许浅人读耶?不识庐山,妄喜妄恶,臧谷亡羊,所失相伍,其弊在于不知读法。”
8、成语名字:羊枣昌歜
9、羊车望幸[yángchēwàngxìng]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或者宠爱。
10、【示例】刘绍棠《村妇》卷一:“这口刀是忠臣,比得上赵子龙长坂坡保主,不许你害得它的主母羊入虎口。”
11、饿虎逢羊——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12、羊入虎群[yángrùhǔqún]:比喻好人落入坏人的手中,处境极端危险。造句:相形之下,瘦瘦高高的丁一,颇有些羊入虎群的味道。
13、玉羊启泰迎春至;金马奋蹄载誉归。
14、挂羊头卖狗肉、
15、羚羊挂角、羝羊触藩、问羊知马、羊续悬鱼、十羊九牧、
16、【出处】: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17、臧谷亡羊、瘦羊博士、肉袒牵羊、羊羔美酒、告朔饩羊、
1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
19、成语释义:形容数量很多。
20、亡羊补牢的意思: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遭受损失。
1、马年事事如人意;羊岁时时报福音。
2、例句:他们单位昨天发生失盗后,领导立即亡羊补牢,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3、马首是瞻祖国富强奔大道;羊毫在握人生壮美绘宏图。
4、昌歜羊枣、如狼牧羊狼羊同饲、
5、成语发音:yángzǎochāngchù
6、草木皆兵、寸草不生、拈花惹草、草菅人命、绿草如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草惊蛇、草草了事、一草一木、奇花异草、斩草除根、草船借箭、风行草偃。
7、关于带“羊”字的四字成语有:亡羊补牢、羊落虎口、亡羊之叹、羊肠小道、羊肠九曲
8、【出处】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俺家姓杨,被番兵陷在虎口交牙峪里。这个叫做羊落虎口,正犯了兵家所忌。”也作“羊入虎口”。
9、驱羊战狼、牛羊勿践、昌歜羊枣、悬羊卖狗、羊撞篱笆、
10、虎荡羊群[hǔdàngyángqún]: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同“虎入羊群”。造句:尤若虎荡羊群,各种技能疯狂轰出,这些日本玩家一人接一人栽倒在了我面前。
11、成语出处:明·吕坤《答孙月峰书》:“吾辈若不叛孔子,即博涉此书,为羊枣昌歜,有何不可?”
12、以羊易牛、多歧亡羊、爱礼存羊、羊质虎皮、虎入羊群、
13、出处:《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4、是亡羊补牢。
15、羊踏菜园、如狼牧羊、素丝羔羊、亡羊得牛、牵羊担酒、
16、三羊开泰四海同圆中国梦;五福迎春九州齐唱太平歌。
17、羊肠小道、亡羊补牢、顺手牵羊、挂羊头卖狗肉、羊毛出在羊身上、担酒牵羊、虎皮羊质、歧路亡羊、虎荡羊群、饿虎吞羊、悬羊击鼓、饿虎扑羊、羊入虎群。
18、驱羊战狼、羊触藩篱、卖狗悬羊、牛羊勿践、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19、成语发音:yángzhìhǔxíng
20、羊质虎形[yángzhìhǔxíng]: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造句:他其实是个羊质虎形,全在表面。
1、成语名字:羊质虎形
2、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外强中干
3、宝马腾飞迎福至;灵羊起舞报春来。
4、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5、肉袒牵羊、羊狠狼贪、鼠穴寻羊、饿虎扑羊、羊肠鸟道、亡羊得牛、买王得羊、羊落虎口、素丝羔羊、争鸡失羊、臧谷亡羊
6、羊字开头的成语:
7、羊肠九曲——羊肠:像羊肠一样崎岖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许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岖曲折的小径和弯弯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艰难。
8、羊狠狼贪、争鸡失羊、羊很狼贪、羊落虎口、羊头狗肉、
9、羊入虎群——比喻好人落入坏人的手中,处境极端危险。
10、羊鹤不舞[yánghèbùwǔ]比喻虽然训练有素,但临场表现失常。
11、亡羊之叹,成语,拼音是wángyángzhītàn,是指为丢失了羊而叹息。比喻探索学问,徘徊歧路,结果一无所得,空留遗憾。亦作“亡羊歧路”。
12、成语解释:质:本性。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13、使羊将狼、羊触藩篱、亡羊之叹、舍策追羊、狼羊同饲、
14、不舍风驰追马迹;行看岁稔话羊年。
15、驱羊攻虎[qūyánggōnghǔ]: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造句:你这种行为无疑是驱羊攻虎。
16、争鸡失羊——比喻贪小失大。
17、一马当先春已到;三羊献瑞梦将来。
18、鼠穴寻羊、饿虎扑羊、买王得羊、羊肠九曲、羊肠鸟道
19、一马当先纳福到;三羊开泰迎春来。
20、替罪羊——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