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线谦大宏

首页 > 朋友圈 / 正文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翻译感悟 摘抄100句

2024-07-12 19:01:20 朋友圈

一、道德经经典名句及翻译感悟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5、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7、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8、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战国·老聃《老子·三十一章》

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1、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战国·老聃《老子·八十章》

1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3、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老子·六十七章》

14、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8、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德经·第六十章》

1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0、治大国,若烹小鲜。

二、道德经经典名句及翻译感悟大全

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3、大意: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到快结束的时候,反而没有刚刚开始的时候慎重,结果导致事情的失败。

4、慈善之人,才能够勇武。简朴之人,才能够心胸宽广。

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只是任自然,将万物看作草和狗,出自战国老子的《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0、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老子·五十八章》

1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3、大意: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如果我们很轻易的像别人许下诺言,那么我们能够兑现的诺言肯定很少。而如果我们将事情看得太容易的话,那么没有准备之下的我们肯定会受到很多挫折。

1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四十六章》

16、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7、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9、邻国之间,互相看得见,鸡鸣犬吠之声,互相听得见,而百姓,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20、大意:人说的话多,往往会让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将话留在心里。其实我父亲就是这样的人,本来他是一番好意,可是最后往往都会落到抱怨。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的话太多,说不到重点或者解释的太多,结果反而造成相反的结果。所以,有时候沉默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

三、道德经经典名句及翻译感悟简短

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治人事天,莫若啬。

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7、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9、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1、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6、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只是任自然,将万物看作草和狗;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他对待百姓看作草和狗,任凭百姓自作自息。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静止的时候,它只是一个空虚的世界,一旦运动起来,就会运转不息,永远不会枯竭。政令多反而会行不通,不如保持内心的虚静。

1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8、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9、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意为追求学问时应不断努力,但过于执着于学问则会失去真正的修养。

20、知:知道,明白。足:满足。常:经常。知足常乐:知道满足,才会时常感到快乐。

四、道德经名句解读及感悟

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5、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经·第五章》

7、大意: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以柔克刚的道理我们不难理解,但是当我们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很难。

8、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9、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0、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很多精辟的名言。下面是道德经中的十大名言:

1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为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了解自己则是一种启示。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14、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6、——出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17、无:没有,不存在;未曾发生或出现过的事物。有:存在,发生过或是出现过的事物。无中生有: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是从无中来。后被人们用以形容那些本来没有,却凭空编造出来的事物。

18、人应该在锻炼意志的同时培养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是最高的目标。

19、大意:真正善良的人好像水一样,因为水擅长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这才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当我们也能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的话,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2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五、《道德经》经典名句

1、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善行无轨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

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六十四章》

7、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2、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3、被褐怀玉,知其不可而为之,是谓谦下。

14、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5、【翻译讲解】: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16、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1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8、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9、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20、这些经典语录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传颂,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