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哑口:象哑巴一样。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2、【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四回:“巧姐听了,不敢回言,只气得哽咽难鸣的哭起来了。”
3、【出自】: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
4、【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他也有儿子,少不也要娶媳妇。看三朝可肯放回家去?闻得亲母是个知礼之人,亏他怎样说了出来?’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5、【难以启齿】:nányǐqǐchǐ,启齿:开口。话很难说出口。作谓语、定语;指难言之隐。
6、患:患难;处:相处;安:安乐。在危险时可以同忧患,在安乐时却无法同享受。形容忘恩负义,刻薄寡情。
7、战国时期,魏国大夫须贾门客范雎跟随须贾出访齐国,受到齐襄王的称赞。须贾回国后告诉相国魏齐,魏齐要杀范雎。范雎大难不死,逃到秦国改名张禄当上相国,须贾到秦国求秦不要攻魏,须贾向张禄忏悔说自己的罪太多,擢发难数...
8、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9、成语用法 兼语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有难言之隐
10、成语十磨九难
11、【出处】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2、【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13、一句话也不说。
14、默默无言[mòmòwúyán]
15、【解释】:哑口:象哑巴一样。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16、【示例】他的一席话,使在场的人个个~。
17、【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他也有儿子,少不也要娶媳妇。看三朝可肯放回家去?闻得亲母是个知礼之人,亏他怎样说了出来?’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18、【解释】完全没有理由来用语言反驳。
19、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20、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1、恶辄:总是;恶:难受。动不动就接连几天不舒服。形容因受外界刺激而感到难受。
2、成语擢发难数
3、【解释】:言:说。虽然有嘴,但话难以说出口。指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
4、解释: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5、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6、难言之隐:隐: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便说出口的原因或事情。
7、成语解释 言:说。有嘴不能把话说出来。指由于某种原因只能把话藏在心里;不便或不敢说出来。
8、患难:忧虑和灾难。指经受过困苦考验,能够同甘共苦的夫妻。
9、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10、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11、成语出处 宋苏轼《醉醒者》诗:“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12、说话结巴,一句话一开始总是说不上来,怎么改善?
13、忍受饥渴。形容极其艰难、贫困,苦苦度日。
14、总之,说话结巴,虽然算不上大毛病,但却给人的交往带来困难,比较有効的办法就是两个"放"字,一是放松心情,二是放慢说话的速度,请您试试!
15、完全没有理由来用语言反驳。
16、沉默不语[chénmòbùyǔ]
17、成语患难夫妻
18、苦不堪言、不可言状、一言难尽、无言以对、难以启齿、不可名状、不可言宣、不可言传、不堪言状、不可言喻、沉默寡言、默默无闻、默不做声、守口如瓶、默默无言、张口结舌、哑口无言、有苦难言、左右为难、难言之隐、愁容满面、苦不堪言、闷闷不乐、抱屈衔冤、知易行难、欲言又止、欲哭无泪、瞠目结舌、难于启齿、一言难尽、
19、无言以对、欲说还休、有口难言、欲言又止、哑口无言。
20、食骨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1、一般来说,凡是说话结巴的人,都有心理因素的影响,就是自己知道自己有这个毛病,所以在与人交流时就很容易紧张!结果越是紧张就越结巴!越结巴就越紧张,造成说话更加困难!唯一的办法是,放松心情,放慢说话的速度,增强自己的自信心,通过多次的训练,就会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2、【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语甚凄楚,惊问之,欲言而止者再。”
3、有口难言:言:说。虽然有嘴,但话难以说出口。指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
4、【拼音】:gěngyēnányán
5、【解释】:因感情激动难以说出话来。形容很伤心痛苦而说不出话来。
6、【解释】欲说还休不是一个成语,它比较多用于诗词语句中,表达难于启齿的感情或者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想说却又马上停下没有说。
7、成语:如鲠在喉
8、成语忍饥受渴
9、【近义词】有苦难言、百辞莫辩、有口难开、有口难分、有口难辩、难言之隐
10、成语可同患,难处安
11、【哽噎难言】:gěngyēnányán,哽:声气阻塞;噎:嗓子被食物堵塞。形容悲痛气塞,哭不出声或说不出话的样子。作谓语、状语;指人很悲痛。
12、【哽噎难鸣】:gěngyēnánmíng,哽:声气阻塞;噎:嗓子被食物堵塞。形容悲痛气塞,哭不出声或说不出话的样子。作谓语、状语;指人很悲痛。
13、成语万方多难
14、成语辄作数日
15、【近义词】顿口无言、瞠目结舌、默默无言、闭口不言、无言以对、滔滔不绝、膛目结舌、理屈词穷、默默无闻、张口结舌、默不作声、目瞪口呆
16、有口难分:分:分辩。虽然有嘴却难以分辩清楚。形容无法分辩清楚。
17、指什么也不说,保持沉默
18、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19、【反义词】理直气壮、摇脣鼓舌、呶呶不休、摇唇鼓舌、反唇相稽、滔滔不绝、振振有词、振振有辞、议论纷纷、滔滔不竭、口若悬河、鼓唇弄舌
20、【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有难言之隐
1、【哽咽难言】:gěngyēnányán,因感情激动难以说出话来。形容很伤心痛苦而说不出话来。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
2、【难于启齿】:nányǐqǐchǐ,启齿:开口。话很难说出口。作谓语、定语;指难言之隐。
3、成语临危受命
4、【解释】: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5、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6、嗓子被气憋住,哭不出声。
7、万方:全国各地,也指全国人民。形容国家和人民饱受灾难。
8、语气十分凄凉,吃惊的问他,想说又停止不说。
9、【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
10、【举例造句】:颖石说到这里,已经哭得哽咽难言。冰心《斯人独憔悴》
11、谢谢。说话结巴的人,生活中是常见的。有的人是紧结巴,有的人是慢结巴,要说怎么改善?别说!办法有,但不是很多。
12、【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13、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14、指不断遭受的磨难。
15、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16、忍受饥饿。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艰难度日。
17、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鲠,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鲠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
18、解释: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19、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怀念死者的心情。
20、拼音:rénqínjùwáng
1、无语凝噎[wúyǔníngyē]
2、【示例】:他的一席话,使在场的人个个哑口无言。
3、【咕咕哝哝】:gūgūnóngnóng,嘴很少动,低声说出难于听懂的话。作定语、状语;指小声说话。
4、哑口:像哑巴一样。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5、成语受命于危难之间
6、成语忍饥受饿
7、瞠: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8、【出处】王安忆《流逝》六:“这一席话说得他们无言以对,端丽自己都觉得痛快,而且奇怪自己居然能义正辞严,说出这么多道理。”
9、在危急困难的时刻接受任命,担当重任。
10、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