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出自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样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还有:
4、大似翻鹅毛,密如飘玉屑。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7、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8、例如,《登高》中的“临风而立,竞欲飞流”,比喻登高的人如同飞鸟一般自由自在;《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比喻月光如同霜一般清冷明亮;《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比喻人生短暂,应该珍惜当下。这些诗句都通过比喻手法,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9、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出自李煜的《望江南》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2、大榕树如一位蓄着长胡子的老爷爷,为路人撑开一顶绿绒大伞。
13、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14、——《望庐山瀑布》
1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
17、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1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19、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某种意义。在古诗中,比喻常常被用来形象地描绘自然景物、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等。
2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李贺的《马诗》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
3、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5、这里运用比喻手法,把月光比作了霜。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运用此喻修辞手法的古诗名句何其多,例举如下:
8、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出自萨都刺的《上进即事五首》之三
9、这里运用比喻,把瀑布比作了银河。
10、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1、——李白《静夜思》
1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共如霹雳弦惊。
15、这里运用比喻手法把露水比作了珍珠,把月亮比作了弓。
16、双比喻句是对同一事物,作出并列的二次比喻,例如:
17、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贺铸
18、楼主先看吧,想到什么我再补充~
19、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马作的卢飞快,
2、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李贺
4、阳光照耀下的露珠,像圆滚滚的珍珠,又像闪闪发光的钻石,美丽极了。
5、忽然好像一夜间春风吹来,千树万树雪压枝头好似梨花盛开。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
7、东门沽酒饮我曹,心情万事如鸿毛。出自李颀的《送陈章甫》
8、庭院上下像一片积水清澈透明,水中好像有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9、——白居易《暮江吟》
10、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1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出自苏轼的《中秋月》
12、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出自苏轼的《永遇乐》
13、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
14、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出没在打还中央;天上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在大海里闪烁。
1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
1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8、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