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处:清·姬文《市声》:“这回破釜沉舟,远行一趟,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
2、在现代汉语中,“面”还有方位,部分的含义,如前面。
3、因为成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都是通过凝练、形象的方式表达出一定含义的,它们都有一定的教育和启示作用。没有成语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
4、成语释义: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5、【出自】:刘绍棠《狼烟》:“只怕归队以后;打下萍水县城;他就得卸磨杀驴。”
6、【歇后语】:枯井里打水
7、【出自】:老舍《骆驼祥子》十四:祥子受了那么多的累,过河拆桥,老头子翻脸不认人,他们替祥子不平。
8、百无一是:干一百件事,也没有做对一件。形容全都做错了,一无是处。近义词百无一用
9、【出自】:《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楚舟。”
10、玉树临风,风流倜傥,浪荡不羁
11、翻译:被别人说多管闲事
12、势成骑虎:骑在老虎背上,要下来不能下来.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
13、意思是:是指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比喻一个人或物没有一点用处。
14、他人给的好处,不会无缘无故,自己无法给予回报时,就应该断然的拒绝,理所应当才会心安理得。
15、成语释义: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16、释义 裨益:好处;益处 不无:不是没有;多少有些
17、不无裨益:bùwúbìyì
18、劳而无功指付出了劳动,却没有收到功效;形容无效的劳动。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19、【翻译】:秦穆公攻打晋国,渡过了河,把般烧掉。
20、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1、成语释义: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
2、失忆就是把努力地忘记变的理所应当。
3、【反脸无情】:形容翻脸不认人,不讲情谊。
4、翻译: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5、【出自】: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回:“只要你不要过桥抽板,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
6、忘恩负义[wàngēnfùyì]生词本基本释义详细释义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
7、成语释义: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
8、【解释】: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9、百无一用: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例句:百无一用是书生
10、行尸走肉: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11、【使用举例】:做事要讲效益,~的事不要去做。
12、我们要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并非一无是处。
13、成语释义:暴、骤: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14、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15、示例: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作一定要周密考虑,合理布局,否则会徒劳无功。
16、【解释】: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17、【解释】: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18、成语释义: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也指不懂人情世故。
19、成语释义: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20、成语释义: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成效。
1、出处:《庄子·天运》:“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
2、欲罢不能: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3、【反眼不识】:反:翻转。翻脸不认人。形容改变态度,对人冷漠无情。
4、酒囊饭袋: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5、【翻译】:你是用来捕鱼,得到鱼而忘记筌。
6、【出自】:春秋.庄子《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7、不接受别人物质上好处成语:
8、徒劳无益:【基本解释】: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
9、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出自明•张岱《与胡季望》。出处明·张岱《与胡季望》:“是犹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错,烹饪燔炙,一无是处。明眼观之,只发一粲。
10、成语释义: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11、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如今远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们再帮点忙,至多再凑了几百银子,也无济于事。”
12、出处:《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东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实,何也”。《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13、【反面无情】:翻转脸面,不讲情义。形容翻脸不认人。
14、示例:郭小川《一本万利》:“旧时代的商人有一句生意经:‘一本万利’。就是说,出最小的资本,追求最大的利润。”
15、火中取栗:比喻被人利用,替人冒险出力,自己却一无所得
16、无济于事的意思:对事情起不到帮助作用。
17、出自 《补疑狱集》六卷,明张景所增,共一百八十二条。所记皆平反冤滥抉、摘奸慝之事,俾司宪者触类旁通,以资启发。虽人情万变,事势靡恒,不可限以成法,而推寻故迹,举一反三,师其意而通之,於治狱亦不无裨益也。
18、对事情起不到帮助作用。
1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20、这块地里的虫子特别多,一架喷雾器根本~。
1、成语释义: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2、译文:在陆地上推船而行,徒劳而无功。
3、徒劳无功:【基本解释】: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成效。
4、嗟来之食:原来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来多指侮辱性的施舍。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喂”。
5、【转面无情】:翻脸不认人。
6、成语释义: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
7、无济于事-释义
8、成语释义:干一百件事,也没有做对一件。形容全都做错了,一无是处。
9、华而不实释义:华:同“花”,开花。实:结果。①只开花,不结果。②比喻外表好看而内容空虚。
10、成语在引导人们思考、传递价值观念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很少有成语会只强调个人体面而不考虑他人利益的。成语更多地强调互相尊重、真诚待人等积极价值观念的传达。所以,在我所了解的范围内,并没有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成语存在。
11、板上钉钉,不著见效,于事无补
12、【解释】: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13、释义:白费力气,没有成就或好处。也说徒劳无益。
14、”[正音]处;不读“处分”的“chǔ”。[近义]一无可取百无一是破绽百出错误百出漏洞百出大错特错大谬不然荒谬绝伦[反义]十全十美白璧无瑕完美无缺[用法]含贬义。一般作谓语、补语、宾语。[结构]动宾式。[辨析]~与“一团漆黑”有别:~是直陈性的;重于“毫无可取”;“一团漆黑”是比喻性的;重于“毫无光明”。[例句]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要一分为二;不要因为人家有缺点;就认为人家~。
15、衣架饭囊: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没有能力,干不了什么事的人。
16、表里如一、满腹经纶、才华横溢
17、成语释义:绅:古时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笏:指朝笏,用于记事。垂下大带的末端,双手端正地拿着朝笏。形容朝廷大臣庄重严肃的样子。
18、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19、成语释义:石田:不可耕种的田。指无用之物。比喻没有用处。
20、【使用方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1、例句:这块地里的虫子特别多,一架喷雾器根本无济于事。
2、好心当做驴肝肺。
3、进退为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同“进退两难”.
4、【成语出处】:《庄子·天运》:“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
5、骑虎难下: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不能停止,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
6、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如今远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们再帮点忙,至多再凑了几百银子,也无济于事。”
7、【成语出处】:清·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倘实系硐产全枯,徒劳无益,则名是实非之厂。”
8、成语释义:是痛是痒都不知道。比喻不体贴,不关心。
9、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就应该对所有接踵而来理所应当的惩罚甘之如饴。
10、【解释】:济:渡;焚:烧。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11、翻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比喻拿卑劣的想法去推测正派人的心思。
12、释义:形容本钱很小,利润很大。
13、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是: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饿死也不打破这个原则。
14、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要一分为二,不要因为人家有缺点,就认为人家一无是处。
15、不食嗟来之食。
16、不舞之鹤:舞:舞蹈。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17、成语释义: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18、不无裨益:有益处。
19、成语释义: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20、面,最早见于甲骨文。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为脸。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