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线谦大宏

首页 > 禅语 / 正文

借代和比喻修辞手法区别 集合61句

2024-07-19 09:01:39 禅语

一、借代和比喻修辞手法区别

1、借代:着重强调相关性,即本体与借体之间有相关性,但没有相似点。比如,“一个戴着红帽子的人突凸地伫立在人群中”,其中用“红帽子”来代替这个素不相识的但是又很有特点的人。

2、一、意思不同

3、除此三种基本类型之外,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结合情况,其变化形式有:

4、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5、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6、借代和比喻是两种修辞手法,它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7、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化繁为简,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8、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们党内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9、借喻和借代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它们的区别如下:

10、借喻中,代替本体的事物与本体没有直接关系,而是通过想象和联想,找到两者的共同点。比如“我们之间隔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里的鸿沟是喻体,本体是情感上的隔阂,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可以找到共同点。

11、替代本体的东西不一样:

12、前面讲到了,借喻也是比喻,所以借喻的前提是这个句子先要是比喻句。另外,借喻句子中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只出现了喻体。所以,辨别一个比喻句是不是借喻,只需要看这个句子中是否出现了本体和比喻词,如果没有本体和比喻词,则这个比喻句是借喻。

13、借喻是比喻的一种,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14、借代:是指用借体代本体,借代的借体是客观实际中的事物。

15、②暗喻。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16、借代是指借用物体的一部分来指代全体的修辞手法。比如那群红领巾正在敬老院里帮老奶奶们梳头呢。红领巾指的就是小学生。

17、借喻不一样,句子中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只出现喻体,将喻体代替本体。举个例子: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这句中的“幼苗”是喻体,将儿童比喻成幼苗,但是没有出现儿童字眼。

18、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19、暗喻就是句子中出现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其中比喻词一般是“就是”、“成了”、“变成”等。举个例子:大堰河啊,你是母亲。

20、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二、借代和比喻修辞手法区别在哪

1、本质不同:借代是代而不喻,即用跟本体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本体;比喻则是用相似或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来代替本体。

2、总之,借喻和借代都是修辞手法,但它们强调的点不同。借喻强调相似性,借代强调相关性。

3、比喻: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二:“你的比喻不对!男人是不能够拿花来比的。”

4、比喻:是指用喻体代本体,本体都不出现,比喻中的喻体与客观现实无关联。

5、明喻就是句子中出现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其中比喻词一般是“好像”、“犹如”、“仿佛”等。举个例子:美人如玉。

6、对比是把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做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如。无论你是喜欢他还是讨厌他,你都会对他笑脸相迎。这句话就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7、借喻是比喻的一种。

8、隐喻[暗喻]

9、必须有两种物,而且判断它们是否有关联,接着可以看是否一物经过微小变化,可以取代另一物,如果是的话,就是借代了。

10、可以看到,借代和借喻确有共同点,都不出现本体,那么如何区分借喻和借代呢?看代替本体的事物是否与本体有关系。

11、⑵比喻的种类

12、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

13、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温矗立的小山。

14、作用不同:比喻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借代的作用是给本体换个名称。

15、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16、关系不同: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来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比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只是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17、侧重不同:比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18、三、侧重点不同

19、借代和比喻的区别:借代和借喻都用一事一物代替另一事物,形式上相似,容易相混。借代与借喻都有所代,借代是用借体代本体,借喻是用喻体代本体,本体都不出现。

20、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三、借代和比喻修辞手法区别是什么

1、借代: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解元休心头怒恶!譬如这里闹鑊铎,把似书房里睡取一觉。”凌景埏校注:“借代,这里是与其的意思。”

2、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⑤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

4、⑦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5、如何辨别借喻修辞。

6、借代:修辞格的一种。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7、借代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和借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借代就是句子中不出现本体,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8、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9、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10、借代: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出说的人或事物。

11、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比如:迎面来了一队红领巾。这句话中用红领巾代替少年儿童。

12、比喻按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来看,其基本类型有三种:

13、二、出处不同

14、借代中,代替本体的事物与本体是直接的关系,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用“帆”代指船,就是借代的修辞,帆是船的一部分,两者有直接的联系。

15、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

16、借代,意思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借代多数借代词为名词。

17、⑥专名代泛称。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8、借喻:着重强调相似性,即被比喻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比如,“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其中用“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相似点是距离和隔阂。

19、如红领巾们向警察叔叔敬礼!这里“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们

20、借代和比喻的区别:意思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四、借代与比喻手法的区别

1、借代和比喻是两种修辞手法,它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1: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