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线谦大宏

首页 > 摘抄 / 正文

典籍里的中国论语摘抄笔记 53句文案

2024-07-27 10:00:33 摘抄

一、典籍里的中国论语摘抄笔记图片

1、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爱礼存羊、食无求饱、循循善诱

4、文质彬彬、逝者如斯、贫而乐道

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放于利而行,多怨。

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如履薄冰、三省吾身、功亏一篑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11、抄写论语中的名句。比如学而时习之。

12、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3、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4、道听途说、了如指掌、一以贯之

15、【翻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7、恶衣恶食、和而不同、肥马轻裘

1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20、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二、典籍里的中国论语摘抄笔记内容

1、【翻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2、【翻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4、【翻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7、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0、一日三省、犯上作乱、不亦说乎

1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3、翻译:孔子说:“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礼做什么呢?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乐做什么呢?”

14、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9、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20、无所不至、从心所欲、举一反三

三、典籍里的中国论语摘抄笔记第一期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翻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4、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5、随心所欲、言而有信、有教无类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8、安老怀少、斐然成章、饱食终日

9、翻译: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卿大夫,祭祀祖先时,按照天子的礼制唱着《雍》来撤除祭品。孔子说:“《诗经》上说,‘天子祭祀宗庙,天下各路诸侯都来助祭,天子庄重肃穆地主祭。’这两句话用在三家祭祀的庙堂之上,天下哪一个诸侯会来陪祭呢?”

1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翻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3、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