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父母为孩子做太多时,孩子就不会为自己做太多。–阿尔伯特‧哈伯德(作家
2、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南怀瑾
3、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杜兰特
4、天下事,坏于懒于私。——宋·朱熹
5、目贵明,听贵聪,心贵公。——邓析子
6、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杰斐逊
7、翻译:因此学习到了《礼记》才停止,才算是到达了道德的极致。
8、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伯克
9、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西塞罗
10、教育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影响学生们的心理和道德面貌,要在整整十年的学习期间内从一定方向上影响学生,也就是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人。——加里宁
11、翻译:读书要依照一定的顺序,一点一点积累,打好基础,并且要多次熟读成颂,仔细思索书中的含义。
12、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柏拉图
13、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清·王夫之
14、翻译:要判断一件事情的真假,一是要依据前人的经验、考察古代典籍,二是要借助老百姓的实际经验,三是要将行动付诸实践、看是否能对百姓有利。
15、“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
16、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管子
17、教育的意义就是使人能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
18、所谓学习障碍,就是阻碍你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各种内在或外在的不利因素。成功的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更是孩子的朋友;既是孩子的“严师”,又是孩子的知己。――[中]于漪
19、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20、挫折教育并非只是让孩子过过苦日子,干点苦活,挫折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坚强品质。――〔中〕刘大伟
1、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是画他的眼睛。”
2、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亚里士多德
3、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不怕待遇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走得早!
5、凡人生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管仲
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7、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的身心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如培养一定的世界观道德和人类公共生活规范,养成一定的性格和意志习惯和兴趣,发展一定体力上的本质等等。???——加里宁
8、教育的目的应是把人心转化为活的泉水,而不是贮水池。–约翰·梅森(神学家
9、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会懂得尊重别人,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内。――[中〕顾振飚
10、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的某方面兴趣与他的志向结合起来时,那么,离成功就已经不远了。――[美〕詹姆斯・约翰
11、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12、即使全世界都毁灭了,正义是不能没有的。——罗曼·罗兰
13、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明·吕坤
14、一公则万事通,一私则万事闲。——袁子正论
15、公正是施政的目的。——丹·笛福
16、哪里有正义,哪里就是圣地。——培根
17、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中〕舒天丹
18、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淮南子
19、德国是一个崇尚文化艺术重视美育的国度,在人群中很难找到不了解音乐不懂乐器的人。这或许是德国人为什么富有创造力的谜底之一。
20、言非法度不出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唐·杨炯
1、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
2、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3、智慧与教育之间的区别是,智慧会让你过上舒适的生活。——佚名
4、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吕氏春秋
5、天下为公,亿兆已任。——魏书
6、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中]舒丹
7、心苟至公,人将大同。——唐·姚崇
8、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
9、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
10、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11、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宋·释惟白
12、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清·何启
13、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卢梭
14、胃病总是由于贪吃。疳积病是上帝派来教育胃的。并且你们应当记住这一点:我们的每一种欲念,甚至包括爱情在内,也都有胃口,不可太饱。——佚名
15、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陶行知
16、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奥斯本
17、事在是非,公无远近。——唐·张九龄
18、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吴玉章
19、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美]布鲁尔・卡特
20、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刘。——淮南子
1、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2、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3、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乌申斯基
4、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
5、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爱迪生
6、只有受过教育的诚心诚意的人才是有趣味的人,也只有他们才是社会所需要的。这样的人越多,天国来到人间也就越快。——契诃夫
7、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8、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9、家长要善于细心地观察孩子,从孩子的一举一动和支言片语中去发现孩子的求知欲。――[日]木村久一
10、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
11、我们不能拒绝给人以公正,也不能拖延给人以公正。——无名氏
12、孩子们被送进了学校,至少在当时,那总算是一个学校吧。柔弱的幼年一代每天在这里专心致志地苦干上十个钟头,从书本里学些他们所不懂的毫无用处的东西,依靠死记硬背,像鹦鹉学舌似的;因此受完了教育的成绩只有两点,一是永远的头疼,二是念书的本领——念起来流利得很,既不要停下来拼字,也不要换气。——马克、吐温
1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14、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能找得到富裕的时间。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将会使你受益无穷。――〔美〕詹姆士・杜布森
15、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
16、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晋·傅玄
17、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别林斯基
18、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9、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而隅。——明·薛宣
20、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1、青春并不是生命中一段时光,它是心灵上的一种状况。它跟丰润的面颊,殷红的嘴唇,柔滑的膝盖无关。它是一种沉静的意志,想象的能力,感情的活力,它更是生命之泉的新血液。——古罗马哲学家辛尼加
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3、凡会学习者,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凡不得法者,则事倍功半。――[中]纪元
4、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
5、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6、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专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讲民主等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与人生。――[美〕爱德华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8、解读:此句出自荀子的《劝学》,强调了《礼记》作为书籍的重要性,《礼记》是法制的前提、也是各种条例的总纲,因此学生的学习到了《礼记》才算学到了最高水平。这句话是“道德”一词最早的出处,在教招考试中常以单选题形式出现。
9、解读:这句话出自朱熹的读书法,体现了朱熹勤学扎实的学习态度,分别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和巩固性教学原则。
10、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汉·韩婴
11、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12、“教育需要理想,需要信念;教育需要民主,需要人文;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思考;教育需要审视,需要评价。”
13、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14、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15、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汉·班固
16、应该强调,不严肃认真的教育,有许多隐患。父母使自己的子女享福太早,是不聪明的。――――雨果
17、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吕氏春秋
18、大忙人往往是最快乐的人,因为他没时间去想自己快不快乐。
19、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宋·朱熹
20、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美]珍妮・艾里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