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大成名仍足病,纵听丝竹也无欢。高情太守容闲坐,借与青山尽日看。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4、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6、破村寥落过重阳,独自撄宁葺草房。风撦红蕉仍换叶,雨淋黄菊不成香。野猿偷栗重窥户,落雁疑人更绕塘。他日若修耆旧传,为予添取此书堂。
7、今晨举足轻,起行得幽胜。
8、亭午羲和驻火轮,开门嘉树庇湖濆。行来宾客奇茶味,睡起儿童带簟纹。屋小有时投树影,舟轻不觉入鸥群。陶家岂是无诗酒,公退堪惊日已曛。
9、风筝吟秋空,不肖指爪声。高人灵府间,律吕伴咸英。昔年与兄游,文似马长卿。今来寄新诗,乃类陶渊明。磨砻老益智,吟咏闲弥精。岂非山水乡,荡漾神机清。渚烟蕙兰动,溪雨虹霓生。冯君虚上舍,待余乘兴行。
10、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11、关门鸟道中,飞传复乘骢。暮雪离秦甸,春云入楚宫。平芜天共阔,积水地多空。使府悬帆去,能消几日风。
12、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13、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14、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15、湖上微风小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野船著岸入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芦叶有声疑露雨,浪花无际似潇湘。飘然蓬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
16、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17、万里念江海,浩然天地秋。风高群木落,夜久数星流。钟绝分宫漏,萤微隔御沟。遥思洞庭上,苇露滴渔舟。
18、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19、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0、积水还平岸,春来引郑溪。旧渠通郭下,新堰绝湖西。嵩少分明对,潇湘阔狭齐。客游随庶子,孤屿草萋萋。
1、一阳生后阴飙竭,湖上层冰看折时。云母扇摇当殿色,珊瑚树碎满盘枝。斜汀藻动鱼应觉,极浦波生雁未知。山影浅中留瓦砾,日光寒外送涟漪。崖崩苇岸纵横散,篙蹙兰舟片段随。曾向黄河望冲激,大鹏飞起雪风吹。
2、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零落欹斜此路中,盛时曾识太平风。晓迷天仗归春苑,暮送鸾旗指洛宫。一自烟尘生蓟北,更无消息幸关东。而今只有孤根在,鸟啄虫穿没乱蓬。
5、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唐杜甫《秋兴》
6、出自唐代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英云皓雨泻明蠲,题和人间第六泉。
9、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卢溪别人》
10、何处狂歌破积愁,携觞共下木兰舟。绿泉溅石银屏湿,黄鸟逢人玉笛休。天借烟霞装岛屿,春铺锦绣作汀洲。一年一电逡巡事,不合花前不醉游。
11、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1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3、湖上一阳生,虚亭启高宴。枫林烟际出,白鸟波心见。主人忘贵达,座客容疵贱。独惭残照催,归宿明光殿。
14、《早发白帝城》李白
15、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清。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看著白苹芽欲吐,雪舟相访胜闲行。
16、心如老骥常千里,身似春蚕已再眠。
17、朝云暮雨浑虚雨,一夜猿啼明月中。
18、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明月中。
19、十二亭亭占晓光,隋家浪说有迷藏。仲宣题尽平生恨,别处应难看屋梁。
20、杜门聊自适,湖水在窗间。纵得沧洲去,无过白日闲。多慵空好道,少贱早凋颜。独有东山月,依依自往还。
1、荆王猎时蓬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2、种田东郭傍春陂,万事无情把钓丝。绿竹放侵行径里,青山常对卷帘时。纷纷花落门空闭,寂寂莺啼日更迟。从此别君千万里,白云流水忆佳期。
3、译文: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4、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
5、慵拙幸便荒僻地,纵听猿鸟亦何愁。偶斟药酒欺梅雨,却著寒衣过麦秋。岁计有时添橡实,生涯一半在渔舟。世人若便无知己,应向此溪成白头。
6、《上三峡》李白
7、白苹亭上一阳生,谢脁新裁锦绣成。千嶂雪消溪影渌,几家梅绽海波清。已知鸥鸟长来狎,可许汀洲独有名。多愧龙门重招引,即抛田舍棹舟行。
8、不怕滩如竹节稠,新滩已过可无忧。
9、似把谷帘从黜降,却将此水为超迁。
10、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11、万里工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
12、吾闻太山石,积日穿线溜。
13、湖南树色尽,了了辨潭州。雨散今为别,云飞何处游。情来偏似醉,泪迸不成流。那向萧条路,缘湘篁竹愁。
14、是早发白帝城。
15、子性剧弘和,愚衷深褊狷。相舍嚣譊中,吾过何由鲜。楚南饶风烟,湘岸苦萦宛。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青梅繁枝低,斑笋新梢短。莫哭葬鱼人,酒醒且眠饭。
16、高流缠峻隅,城下缅丘墟。决渠信浩荡,潭岛成江湖。结宇依回渚,水中信可居。三伏气不蒸,四达暑自徂。同人千里驾,邻国五马车。月出共登舟,风生随所如。举麾指极浦,欲极更盘纡。缭绕各殊致,夜尽情有馀。遭乱意不开,即理还暂祛。安得长晤语,使我忧更除。
17、古妆峨峨一尺髻,木盎银杯邀客舟。
18、偶得湖中趣,都忘陇坻愁。边声风下雁,楚思浪移舟。静极亭连寺,凉多岛近楼。吟游终不厌,还似曲江头。陇首时无事,湖边日纵吟。游鱼来复去,浴鸟出还沉。蜃气藏孤屿,波光到远林。无人见垂钓,暗起洞庭心。
19、山边水边待月明,暂向人间借路行。如今还向山边去,只有湖水无行路。
20、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1、龟山下最深,恶气何洋溢。涎水瀑龙巢,腥风卷蛟室。晓来林岑静,狞色如怒日。气涌扑炱煤,波澄扫纯漆。下有水君府,贝阙光比栉。左右列介臣,纵横守鳞卒。月中珠母见,烟际枫人出。生犀不敢烧,水怪恐摧捽。时有慕道者,作彼投龙术。端严持碧简,斋戒挥紫笔。兼以金蜿蜒,投之光焌律。琴高坐赤鲤,何许纵仙逸。我愿与之游,兹焉托灵质。
2、同志幸同年,高堂君独还。齐荣恩未报,共隐事应闲。访寺临湖岸,开楼见海山。洛中推二陆,莫久恋乡关。
3、翩翩马上郎,驱传渡三湘。橘树沙洲暗,松醪酒肆香。素风传竹帛,高价聘琳琅。楚水多兰芷,何人事搴芳。
4、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
5、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6、《三峡歌》陆游
7、旧俗采菱处,津亭风景和。沅江收暮霭,楚女发清歌。曲岸萦湘叶,荒阶上白波。兰桡向莲府,一为枉帆过。
8、蜀川三峡,有高唐奇观,神仙幽处。巨石巉岩临积水,波浪轰天声怒。十二灵峰,云阶月地,中有巫山女。须臾变化,阳台朝暮云雨。堪笑楚国怀襄,分当严父子,胡然无度。幻梦俱迷,应感逢魑魅,虚言冥遇。仙女耻求媒,况神清直,岂可轻诬污。逢君之恶,鄙哉宋玉词赋。
9、我如东郊马,欹侧甘瘦病。
10、一樯悬五两,此日动归风。客路抛湓口,家林入镜中。谭馀云出峤,咏苦月欹空。更若看鳷鹊,何人夜坐同。
11、《巫山曲》孟郊
12、三峡打头风,吹回荆步。坎止流行谩随遇。须臾风静,重踏西来旧武。世间忧喜地,分明觑。喜事虽新,忧端依旧,徒为岷峨且欢舞。阴云掩映,天末扣阍无路。一鞭归去也,鸥为侣。
13、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14、坏墙风雨几经春,草色盈庭一座尘。自是神明无感应,盛衰何得却由人。
15、晓发渔门戍,晴看担石湖。日衔高浪出,天入四空无。尺寸分洲岛,纤毫指舳舻。渺然从此去,谁念客帆孤。
16、西行碍浅石,北转入溪桥。树色烟轻重,湖光风动摇。百花乱飞雪,万岭叠青霄。猿挂临潭筱,鸥迎出浦桡。惟应赏心客,兹路不言遥。
17、蜀道下湘渚,客帆应不迷。江分三峡响,山并九华齐。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归时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18、译文: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19、吾爱石鱼湖,石鱼在湖里。鱼背有酒樽,绕鱼是湖水。儿童作小舫,载酒胜一杯。座中令酒舫,空去复满来。湖岸多欹石,石下流寒泉。醉中一盥漱,快意无比焉。金玉吾不须,轩冕吾不爱。且欲坐湖畔,石鱼长相对。
20、《入峡次巴东》白居易
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3、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
4、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6、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巫峡一带萧瑟阴森。峡中的江水波浪滔天。
7、浪高风力大,挂席亦言迟。及到堪忧处,争如未济时。鱼龙侵莫测,雷雨动须疑。此际情无赖,何门寄所思。
8、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9、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0、因诗相识久,忽此告临途。便是有船发,也须容市沽。精吟五个字,稳泛两重湖。长短逢公道,清名振帝都。
11、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1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13、况此百雷霆,万世与石斗。
14、十年湖上结幽期,偏向东林遇远师。未道姓名童子识,不酬言语上人知。闲花落日滋苔径,细雨和烟著柳枝。问我别来何所得,解将无事当无为。
15、《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16、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咏怀古迹》唐杜甫
17、三朝及三暮,不觉鬓成丝。
18、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19、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20、双鸂鶒,锦毛斓斑长比翼。戏绕莲丛回锦臆,照灼花丛两相得。渔歌惊起飞南北,缭绕追随不迷惑。云间上下同栖息,不作惊禽远相忆。东家少妇机中语,剪断回文泣机杼。徒嗟孔雀衔毛羽,一去东南别离苦。五里裴回竟何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