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2、•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3、他对艺术精益求精,一招一式求真求美的做法固然可贵,而善解人意倾心回报的美德则更让人感动。
4、•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5、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精益求精。
6、•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7、做事认真:专心致志、精益求精、追根究底
8、•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9、•不动笔墨不读书。
10、认真的态度能成事,能把事情做到精益求精,这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不能丢弃的秘诀。
11、•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2、•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3、•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14、•柔而不屈强而不刚。
1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8、•从来如此,便对吗。
19、•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20、过程控制,精益求精,一次做好,缺陷为零。
21、•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22、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也不必惋惜。潇洒一点。生活中无论有什么闪失,统统是自己的错,与人无尤,从错处学习改过,精益求精,直至不犯同一错误,从不把过失推诿到他人肩膀上去,免得失去学乖的机会。
23、•读书是无处不可的,于山中可读书,得其空灵;于海上可读书,得其辽阔;于花荫下可读书,得其馨香;于月夜可读书,得其静谧。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5、绝大多数现代的中国建筑都是争分夺秒,尽可能越快越便宜越好,留给原创思想或精益求精的宝贵时间少得可怜。
2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7、•读书不仅是教师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源头活水。
28、•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29、•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30、•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茂盛。
31、身为一个技术专业者,应该精益求精,才不会被淘汰。
32、•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3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35、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36、•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
37、•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38、•好读书,不求甚解。
3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40、•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4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42、•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
43、•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44、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45、•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46、•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47、•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
48、•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49、•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50、•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51、•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
52、•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
53、•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
54、•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55、对于质量和管理,我们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力求精益求精。
56、•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57、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是益而益电器事业永续经营的方向。
58、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59、•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60、•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
61、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6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63、•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64、•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65、学而不厌不耻下问锲而不舍追根求源一清二白大义灭亲大公无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66、信息打开笑不停,职场生存取真经:工作要精益求精,口碑要远近闻名,处事要谨言慎行,待人要满腔热情,做事要意志坚定,信心要持之以恒,祝事业成功!
67、成功能够模仿,案例需要借鉴;我们想成功,每天都要收集同行案例,取长补短,精益求精,多实战,多总结.
68、•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
69、•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70、•我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
7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7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7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4、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75、•进学致和,行方思远。
76、•刚、毅、木、讷近仁。
77、•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78、工匠精神: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其实,“工匠”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把做的事看成有灵气的生命体。
79、•这世上有些事就像一场不知名的花开,粗心的人只嗅到香,有人却会停下来问一问,记住它的样子。
80、我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精益求精,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81、•青春是丛林,是荒原,是阳光炙热的奔跑,是大雨滂沱的伫立。
82、小明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学习精益求精,他每天都坚持不懈地做课外奥数练习题。
83、真正的奢华并不仅是指硬件设施的品牌与造价,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服务态度。后者虽然看不见,却能让人感受得到。出处:背包十年
8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5、人到一定年龄对生活的要求会从平面升华为一种立体,曾经注重外在的华丽度,现在更计较内在细节上的精致度。虽然有时候难免会力不从心,但这磨灭不了精益求精的生活决心。
86、•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87、•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88、•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89、•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90、•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91、•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
92、•克己复礼,为仁。
93、•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94、•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95、•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96、•黄鲁直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9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9、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更好,永无止境。
100、•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10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02、•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103、要到书林中徜徉。中外古今的文明成果,我们都应有分析、有鉴别、有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刘心武
10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105、•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10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07、•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108、•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
109、•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110、名人读书的名言.
111、•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112、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求:追求。事物已经非常出色了,却还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还求更好。
113、•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
114、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