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是人体内的一种黄色色素,主要由衰老的红细胞分解产生,正常情况下,胆红素会经过肝脏代谢,随胆汁排入肠道,最终通过粪便或尿液排出体外,但当这一过程出现异常时,胆红素就会在血液中积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表现为皮肤、眼白发黄(黄疸)。
溶血性黄疸(间接胆红素升高)
肝细胞性黄疸(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
肝炎(病毒性、酒精性、药物性)、肝硬化等肝病导致肝细胞受损,代谢胆红素能力下降。
梗阻性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
胆管结石、肿瘤(如胰腺癌、胆管癌)或炎症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常见,因肝脏功能未发育完全,通常2周内自行消退。
胆红素轻度升高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长期或显著升高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胆红素升高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征兆,
明确病因
检查肝功能、血常规、腹部B超/CT,必要时做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或肝穿刺。
针对性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胆红素升高是身体发出的“警报”,可能是生理性的(如新生儿),也可能是肝炎、胆结石甚至癌症的表现,轻度升高需定期监测,显著升高或伴随症状必须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保护肝脏和神经系统健康。
提示:若出现黄疸、乏力、尿色加深,请及时检查肝功能!